苏东坡在惠州:千年古城的文化印记
苏东坡在惠州:千年古城的文化印记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句诗道出了苏东坡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这位文学巨匠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惠州,开始了他两年八个月的岭南生活。这段看似坎坷的经历,却为惠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苏东坡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遗产:苏东坡在惠州的足迹
惠州现存近20处与苏轼相关的遗迹,每一处都承载着这位文学巨匠的传奇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白鹤峰东坡故居。这处位于惠州桥东的建筑,是国内唯一可以明确考证的东坡亲自筹建的故居。据记载,苏东坡在惠州期间,曾在此购置土地,建造房屋,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如今,这里已成为惠州东坡文化园区的核心部分,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除了白鹤峰,惠州西湖的苏堤也是苏东坡留给惠州的重要遗产。这条横跨西湖的长堤,不仅改善了当地的水利条件,更成为了惠州西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当夜幕降临,苏堤上的灯光与湖面交相辉映,仿佛重现了苏东坡当年“夜泛西湖”的诗意场景。
文化影响:苏东坡与惠州的相互成就
苏东坡的到来,不仅为惠州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更深刻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发展。据统计,苏东坡在惠州期间共写下诗词、杂文多达587篇,数量仅次于其在黄州的750多篇。这些作品中,既有对岭南风光的赞美,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展现了苏东坡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苏东坡寓惠期间,还做了大量民生实事,如助建东新桥和西新桥、倡建军队营房、收葬荒骨、改良秧马、推广水碓、资助海会院建法堂和放生池、协助博罗大火后的重建、为民施药、凿井便邻、为广州设计“自来水”工程,留下了敦厚待民的惠民理念。
苏东坡在惠州大兴文教,后世文人墨客也在惠大办书院、推广科举,使惠州人才辈出。据统计,苏东坡寓惠之后惠州有进士97人。此外,宋代广东有州、县学63所,书院41所,其中广州居第一,惠州居第二,是当时广东教育最发达的州府之一。
文化传承:惠州如何续写东坡传奇
近年来,惠州投入2.3亿元建设惠州东坡文化园区,包括苏东坡祠核心区、东坡纪念馆区等。其中,东坡纪念馆拥有300多件(套)展品,是国内展示苏东坡文化最丰富、展陈面积最大、展陈方式最多的场所。该园区开展了众多文化活动,已成为惠州开展惠民文化活动的新阵地、传承弘扬东坡寓惠文化的重要平台。
2023年6月,首届东坡粉丝大会暨2024惠州东坡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东坡粉丝齐聚惠州,奔赴一场穿越千年的甜蜜约“惠”。围绕“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一主题,惠州开展东坡粉丝召集令、寻找“最东坡”形象代言人选拔赛、东坡诗填词有奖征集、惠州“品荔”东坡家宴品鉴会暨东坡文创潮玩产品发布会、2024惠州东坡荔枝文化节、“东坡品荔旅游线路、东坡研学游径”旅行商首发团启动仪式等活动,一系列“年轻态”的活动让东坡先生有趣的灵魂和生活在惠
文化创新:东坡文化在当代的活力
2024年春节期间,惠州西湖景区丰湖书院上演的宋式婚礼秀火出圈,线上线下观看量超5000万人次。这场以惠州大户陈直之子陈丰迎娶眉州新娘唐珠为场景的婚礼秀,请来“苏东坡”担任傧相(即主持),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宋式浪漫。
同年春节假期8天,惠州西湖(含红花湖)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24.28万人次,同比增长79%。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春节期间到西湖景区游玩的人非常多,但多到什么程度?大数据有更加直观的体现。大数据显示,在2月9日至2月21日13天中,惠州西湖景区共有10天位列广东省4A级以上景区实时人流排名榜第一位。
惠州西湖为何能在全省230多家4A级以上景区中持续霸榜?惠州西湖为何如此吸引人?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得名于苏东坡的惠州西湖,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也正是惠州西湖景区人气长虹的底气。
“山水有助人文”由此成为历代惠州人营建西湖所秉持的一个重要理念。多年来,在开发利用惠州西湖文旅资源的过程中,惠州尊重这方山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其蕴含
苏东坡寓惠比肩唐代韩愈刺潮,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极大提升惠州美誉度。“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清代诗人江逢辰的诗,生动诠释苏东坡给惠州这座城市带来的千年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