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特征暗藏健康密码:从心血管风险到长寿秘诀
面部特征暗藏健康密码:从心血管风险到长寿秘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分析面部活动可以有效识别个体的心理健康症状。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展示了面部特征在心理健康评估中的重要作用,也揭示了面部特征与整体健康状况之间令人惊讶的联系。
面部特征与心理健康:AI助力精神医疗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AI的重要分支,通过分析面部表情、姿势和眼动等视觉线索,为心理健康评估提供了新的可能。
例如,Ultralytics YOLOv8等计算机视觉模型可以检测面部表情,通过分析微笑、皱眉等细微表情变化,识别个体的情绪状态。研究显示,这些技术在抑郁症早期识别中表现出色,能够捕捉到患者减少的目光接触或嘴角下垂等微表情。
在行为分析方面,姿势估计技术通过跟踪人体关节运动,帮助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虚拟现实(VR)结合计算机视觉,还能为社交焦虑症患者提供安全的社交技能训练环境。
面部特征预警心血管疾病:三个关键指标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令人惊讶的是,一些面部特征竟然能提前预警心血管风险。
抬头纹: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无声警报”
201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发表的一项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抬头纹明显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0倍。研究认为,胶原蛋白和氧化应激的变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皱纹形成中都起着关键作用,而前额细小的血管对斑块形成更为敏感。
秃顶脱发:心脏病风险的“隐形杀手”
秃顶、发际线后移不仅是外貌问题,更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2013年《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的研究显示,秃顶脱发的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2%,如果发生在60岁之前,风险更是高达44%。我国相关研究也证实,中年男性秃顶与高血压、高血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耳垂折痕:心血管病的重要预警
耳垂折痕,也称Frank's sign,是心血管病的重要预警信号。1973年首次被提出后,多项大规模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疾病、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都与耳折痕现象有关。2023年《美国医学杂志》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耳垂折痕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面部特征与长寿:六个健康指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专家指出,虽然不能单纯依靠面相判断寿命,但某些面部特征确实能反映健康状况,与长寿有一定关联。
面部饱满、牙齿健全
牙齿关系着说话发音、咀嚼食物、消化道健康,若是到了老年期牙齿数量不足,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食欲下降、身材消瘦等问题。一定要加强口腔保健意识,到了80岁以后应该至少有20颗好牙。
眼睛明亮、双眼有神
若是眼睛充满神韵,看事物非常清晰,这样的老人更容易长寿。明亮有神的眼睛能帮助人体观察物体,协调四肢,分辨颜色,若是视力下降眼白变浑浊了,平时走路就容易摔倒,遇到危险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健康风险增加。
嘴巴红润、嘴唇饱满
嘴巴颜色红润,没有太多死皮,不容易干裂,说明身体不缺水,气血充足,如果嘴巴出现歪斜、流口水的情况,可能是中风了,会影响寿命。有句老话说得好“嘴勤的老人多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饮食,代表要少食多餐、充分咀嚼,不可囫囵吞枣。另一个是说话,要经常和别人聊天,内心才不容易寂寞,也能帮助缓解压力。
眉毛浓密、没有杂毛
古人认为“眉毛长”的老人更容易长寿,虽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但是一个人的眉毛如果长得浓密黑亮,没有太多白毛,对于一位老者来说,足可以见他的气血和生命力强盛。
若是突然有一段时间眉毛变少了,或长出很多白毛,可能是器官功能降低,又或者是气血运行不畅,值得重视。
脖子不粗、颈围正常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2023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脖子粗细体现了上半身皮下脂肪的多少,颈围越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越高。如果男性颈围>39厘米,女性颈围>35厘米,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心了。
面貌年轻、长相耐老
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丹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的人,寿命可能更长。研究选取了1826名年龄在70岁以上的双胞胎,并进行了7年跟踪随访。在已去世的675人中,研究小组综合考虑他们的实际年龄、性别、成长环境等因素后发现,一对双胞胎中,面相年轻差别越大,看上去更老的那个人先去世的可能性越高。
科学看待面部特征
面部特征与健康的关系虽然令人着迷,但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这些特征只能作为健康状况的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才是维护健康的根本之道。
正如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所展示的,现代科技正在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解读面部特征背后的健康密码。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发现更多面部特征与健康之间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