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无锡考古新发现: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墓葬揭秘太湖流域文明起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无锡考古新发现: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墓葬揭秘太湖流域文明起源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4157383_121627717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5A0230Y00
3.
http://bj.people.com.cn/n2/2024/0324/c14540-40786136.html
4.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e07739e4b0cb6e600ea6db.html
5.
http://js.news.cn/20240721/1840c104b38745aaa74bc3fd2ecb0254/c.html
6.
http://www.news.cn/20241123/64ca9ea2cce14aaf89f2f8c9bbb6125b/c.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3/12/83067562_1141035472.shtml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34602fe4b09f022e594ef4.html

近日,无锡市滨湖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传来重大消息:两座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墓葬正在进行实验室考古探源。这是国内首次对马家浜时期的墓葬开展实验室考古,专家们在全透明的现代化“探源科考舱”内合力打开尘封6000多年的“盲盒”。

01

马家浜文化的前世今生

马家浜文化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因1959年首次在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得名。这一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地区,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马家浜文化的居民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同时兼营渔猎和采集。他们使用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锛和石镞等,还制作精美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有鼎、豆、罐等。此外,马家浜文化的居民还掌握了编织和制骨技术,能制作骨针、骨锥等工具。

02

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时间胶囊”

此次在无锡发现的两座马家浜文化墓葬,堪称6000年前的“时间胶囊”。考古学家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这个“盲盒”,惊喜地发现保存状况良好的人骨,以及大量珍贵的随葬品。

随葬品中,陶器最为丰富,包括鼎、豆、罐等生活用具,器形规整,制作精美。其中一件红陶鼎特别引人注目,其三足鼎立的造型,不仅体现了马家浜文化的典型风格,也展示了当时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

石器方面,考古学家发现了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这些工具的磨制工艺精湛,反映出马家浜文化居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石器制作技术。此外,还出土了玉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工艺精美,显示出当时已具备一定的玉器加工能力。

03

揭秘太湖流域文明化进程

此次考古发现对于研究太湖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马家浜文化是太湖流域文明的发端,其后发展出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最终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良渚文明。

天墩遗址发现的崧泽文化大型高台,为研究太湖流域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高台之上有高等级红烧土建筑和墓葬,是长江下游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等级制度和文明化进程的有力见证。

东山村遗址发现的崧泽文化晚期高等级大墓,填补了环太湖流域没有该时段大墓的空白。这进一步证明了太湖流域在文明起源阶段的社会复杂化程度,为研究古国时代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04

文化传承与历史价值

此次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为研究江南地区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马家浜文化作为太湖流域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其发现和研究对于理解长江下游地区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遗迹,不仅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们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让历史的脉络得以延续,让文明的光芒继续照耀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