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供水厂如何高效消毒?
浙江农村供水厂如何高效消毒?
近日,浙江省召开全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会议,计划投入136亿元用于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为了保障饮水卫生,专家推荐使用次氯酸钠或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及设备,以保证管网末梢水消毒效果达标。这些方法不仅杀菌效果好,而且经济实用,运行成本低。通过科学选择合适的消毒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村供水厂的消毒效果,确保居民喝上放心水。
政策引领:136亿元打造农村饮用水安全网
近年来,浙江省在农村饮用水安全方面持续发力。据统计,全省已累计投入136亿元用于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同质同服务。目前,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覆盖率已超90%,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技术创新:一体化设备提升供水效率
在技术创新方面,浙江省积极推广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这种设备将预处理、沉淀、生化处理、消毒等多个环节集成于一体,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等显著特点。特别是在消毒环节,设备采用氯消毒、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等多种方式,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安全饮用标准。
智能管理:数字化平台助力水质监测
在智能化管理方面,浙江省建立了供水智能化管理平台。平台可以实时监测供水管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水、污染等异常情况。同时,平台还具备用水数据分析功能,能够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典型案例:杭州龙游的水网建设经验
作为全国首批幸福河湖试点,龙游县构建完善“一瀫八廊、六枢六脉、长藤结瓜、全域幸福”的龙游水网总体格局,全力打通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水网“最后一公里”。龙游充分衔接浙中水资源配置工程和衢州市衢北水网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域内骨干联网联调工程,构建“四源六通道”的水资源保障总体格局,促进境内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
未来展望:2027年水效提升目标
浙江省发布《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20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以上。同时,浙江省还将推进六大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改造,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水资源梯级利用,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和智能管理,浙江省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农村供水体系。这不仅保障了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也为全国农村供水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