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爱玲笔下的“白月光”,为何让人念念不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爱玲笔下的“白月光”,为何让人念念不忘?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283924227949743&wfr=spider&for=pc
2.
https://m.qidian.com/ask/qclclqbxami
3.
https://m.aionline.cc/info/what/912.html
4.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41621
5.
https://www.anquan.com.cn/qiye/fcjie/875480.html
6.
https://vocus.cc/article/62d95c75fd89780001da7e5f
7.
https://www.muzilu.com/jh/hong-mei-gui-yu-bai-mei-gui-zhang-ai-ling/
8.
https://zh.moegirl.org.cn/zh-hans/%E7%99%BD%E6%9C%88%E5%85%89
9.
https://m.qidian.com/ask/qqbqbhvfoxaen
10.
https://td.fyun.cc/detail/bc44d252d58785cd862a20b2be2b6a7550f30831.html
11.
https://lxy.hjga.com/baiyueguang.html

“白月光”这个充满诗意的词语,最初出自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用来形容那些可望而不可即、一直留在心中却无法拥有的人或事物。它象征着纯洁、美好但又遥不可及的情感追求。

01

文学中的“白月光”:遥不可及的美好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通过主人公振保的心理活动,描绘了“白月光”作为理想化、遥不可及的美好形象。振保将自己生命中的两个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白玫瑰”,代表纯洁、理想化的爱情;另一类是“红玫瑰”,代表热烈、现实的爱情。他将自己未曾得到的初恋王娇蕊比喻为“白月光”,而将妻子孟烟鹂比作“蚊子血”。这种对比揭示了人性中对未得到之物的美化和对已拥有之物的厌倦。

这种“白月光”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被乾隆皇帝视为心中的白月光,代表着最美好、最纯洁的存在。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月光下的宁静画面寄托了对普通人的深情关怀。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白月光”形象,共同塑造了一种既浪漫又略带遗憾的情感氛围。

02

心理学视角:未完成的情感更难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白月光”现象可以用契可尼效应(Zeigarnik Effect)来解释。这一理论由心理学家布卢玛·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k)提出,指的是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事情,而不是已完成的事情。

蔡加尼克通过实验发现,当人们在完成某项任务时被中断,他们记住该任务的可能性是那些完成任务的人的两倍。这种现象不仅适用于工作任务,也适用于情感关系。一段未完成的感情,比如初恋或暗恋,往往会比一段完整的感情更容易让人铭记。

这种心理机制解释了为什么“白月光”会让人念念不忘。那些未曾实现的情感,就像未完成的任务一样,始终在我们的脑海中盘旋,引发我们不断去思考和回味。而那些已经实现或拥有的感情,却往往因为习以为常而被淡忘。

03

从文学到流行文化:白月光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月光”这一文学意象已经渗透到现代流行文化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符号。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沈佳宜就是男主角柯景腾心中的白月光,勾起了无数观众对初恋的美好回忆。在电视剧《想见你》中,李子维和黄雨萱之间的感情纠葛,也体现了“白月光”式的遗憾与怀念。

在日常生活中,“白月光”一词也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用语中,用来形容心中难以忘怀的人或事物。无论是初恋、暗恋对象,还是偶像、虚拟角色,都可以成为现代人心中的“白月光”。这种情感现象已经超越了文学作品的范畴,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04

“白月光”现象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白月光”现象反映了现代人对完美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人们往往将“白月光”理想化,赋予其完美无缺的形象,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真实感情的复杂性。这种理想化的情感追求,有时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让人陷入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白月光”现象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那些曾经触动我们心灵的美好情感。正如张爱玲所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白月光”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以及对理想化情感的追求。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爱情不是对完美的追求,而是对现实的接纳和珍惜。无论是文学中的“白月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未完情感,都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怀念的不仅是那个人,更是那段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岁月和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