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重考验
铜陵市: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重考验
近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督察安徽省时发现,铜陵市等沿江城市在长江岸线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督察组指出,安庆、池州、铜陵等地长江岸线保护不力,违法违规问题比较严重,风险隐患突出。
生态保护暴露问题
督察组发现,铜陵市在长江岸线保护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存在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的情况,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非法占用长江岸线:一些企业违规占用长江岸线保留区,如安徽中兴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违规占用长江岸线18亩建设维修船台,且在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持续进行船舶修造活动。
环境污染问题:部分企业存在违法排污行为,如铜陵市枞阳县泰航船舶有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水直排长江,监测数据显示外排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超标8.4倍和27.6倍。
绿色发展取得成效
尽管生态保护方面存在问题,但铜陵市在绿色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
白姜产业高质量发展:铜陵市出台《铜陵市白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5年)》,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成规模”的总体目标,计划通过实施八大工程,打造白姜文化传承基地、绿色供应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应用高地。
铜陵有色集团绿色转型:作为铜陵市的龙头企业,铜陵有色集团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集团2023年生产铜精矿含铜17.52万吨、阴极铜175.66万吨、铜加工材41.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86亿元、利润总额52亿元。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集团在铜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面临挑战与未来方向
铜陵市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面临以下挑战:
长江岸线保护压力大:作为长江沿线城市,铜陵市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严格遵守长江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岸线管理和保护。
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铜陵市传统上以铜工业为主导,转型升级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同时要避免“一刀切”式的去工业化,确保经济平稳过渡。
环境治理任务艰巨:针对已发现的环境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提高环境监管效能,推动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未来,铜陵市应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长江岸线保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环境监管效能,推动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美丽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