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真的不健康?真相揭秘!
辣条真的不健康?真相揭秘!
近日,卫龙辣条在日本被召回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告,因检测出禁用食品添加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90箱卫龙亲嘴烧被要求下架。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辣条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国民零食”健康问题的担忧。
从面粉到辣条:生产过程全揭秘
辣条的生产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分为四个步骤:打粉、挤压膨化、拌料调味和包装。
在打粉阶段,全自动打粉系统会按照标准配方自动称量盐、天然甜味剂等配料,与天然面粉充分搅拌形成松散面团。接着,面团通过挤压膨化机进行物理高温高压挤压膨化,这一过程采用非油炸工艺,相对健康。随后,膨化后的面筋胚料经过自动切料输送机冷却后进入拌料调味车间,这里会加入辣椒、花椒、八角、桂皮等天然香辛料,让每一根辣条都充分吸收调味料。最后,经过内包装和外包装车间的压包检测、喷码、封口等工序,我们熟悉的辣条就诞生了。
健康隐患:添加剂超标是主因
虽然生产过程看似规范,但辣条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首当其冲的就是食品添加剂问题。以TBHQ为例,这种油溶性抗氧化剂虽然在中国允许使用,最大限量为0.2g/kg,但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欧盟部分国家和日本都禁止在食品中使用TBHQ。
除了TBHQ,辣条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添加剂。例如,2018年湖北食药监局抽检发现,卫龙的亲嘴烧和小面筋产品中含有不允许使用的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这些添加剂的使用不当,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标准,也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营养价值:高盐高脂需警惕
除了添加剂问题,辣条的高盐、高脂特性也值得关注。数据显示,每100克辣条含钠量高达2563毫克(约等于6.4克盐),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5克盐的摄入量。长期食用高盐食品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辣条的脂肪含量也不容忽视。某些品牌辣条的脂肪含量高达15克/100克,占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四分之一。对于追求健康饮食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警示信号。
监管趋严:行业洗牌在即
面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正在加大整治力度。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辣条行业展开专项检查,多家企业因添加剂超标或违规使用添加剂被处罚。例如,宁夏香辣三国食品有限公司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被罚没52444元;银川老绵羊食品有限公司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被罚没74912.69元。
这些处罚案例表明,监管部门对辣条行业的监管正在收紧,行业洗牌在即。未来,只有那些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注重产品质量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专家建议:适量食用,选择正规品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符合国家标准的辣条偶尔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不建议频繁食用。她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品牌:大品牌通常更注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选购时要认准QS标志。
关注配料表:尽量选择添加剂少的产品,避免选购含有TBHQ等争议性添加剂的辣条。
适量食用:辣条虽美味但不宜多吃,儿童和青少年尤其要注意控制摄入量。
注意生产日期:选购保质期内的产品,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多吃新鲜食物: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食零食。
辣条作为一款年销售额达500亿元的“网红”食品,其安全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虽然正规生产的辣条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但高盐、高脂以及添加剂的使用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理性对待,适量食用,选择正规品牌,关注产品标准,才能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