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规划新动向:千亿项目落地,人才政策加码
珠海城市规划新动向:千亿项目落地,人才政策加码
2024年12月,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的正式通车,珠海再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焦点。这条全长31公里的跨海通道,不仅将珠海与江门的距离缩短至30分钟车程,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珠海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春节开工首日,珠海各区(功能区)纷纷围绕本区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举行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全市集中动工项目222个、总投资约1044亿元。其中,奕斯伟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九号科技等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达20个。预计全年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产104个、总投资867亿元。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珠海推出全国综合力度最大的青年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新到珠海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第一年可申请免费租房,第二年租金仅为届时同区域同类型同品质市场商品住房的三成,第三年租金减半。据测算,新政实施后,三年最高可为青年人才省下12万元的租房成本,申请住房保障面积最高能达到100平米。
在产业布局方面,珠海正加快打造智能家电、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3个超千亿产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超500亿产业集群。同时,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并在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方面前瞻布局。
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珠海发布《珠海市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在产业升级、政府治理、社会民生、重大项目等领域深度开放应用场景,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AIoT、AIGC、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数字孪生、元宇宙、AR、VR、机器人、新型储能、智能电网、智慧水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珠海率先在全省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1+100”两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同时,积极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助力企业掌握产品全流程碳排放水平,实施精准降碳。
作为全国唯一与香港、澳门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2021年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琴澳一体化水平逐步提升,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展望未来,珠海将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增长极。随着各项规划和项目的稳步推进,珠海正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