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一卡通”上线,一卡在手服务全有
“社会保障一卡通”上线,一卡在手服务全有
2024年12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的融合集成,标志着“社会保障一卡通”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这张集成了原社保卡和医保卡所有功能的新卡片,不仅支持全国范围内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还增加了电子支付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异地工作和生活的群体。
功能强大:一张卡片走遍全国
“社会保障一卡通”功能强大,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服务全有”。它不仅涵盖了原社保卡的所有功能,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还增加了交通出行、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等新功能。
在交通出行方面,加载“全国交通一卡通”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可以在全国33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在广州,市民持卡可乘坐公交、地铁、水巴、有轨电车、城际列车等,享受与普通交通卡相同的优惠政策。
在公共服务领域,社保卡已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民政、农业、体育、文化、林业和园林等多个领域。截至2024年11月,广州市电子社保卡签发人数超1571万,开通社保和就业服务、公共图书同城共享、长者饭堂就餐等210多项应用。
应用广泛:覆盖生活方方面面
“社会保障一卡通”的应用范围之广,令人瞩目。在重庆,一张社保卡就能满足居民吃饭、消费、看病取药、借阅图书、缴纳水电费等日常生活需求。在广东,市民手持社保卡即可完成从入门刷卡、取号排队到综合受理、领取文件等全部操作,实现高效办事。
据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3.86亿人,覆盖98.3%的人口,其中10.3亿多人同时在手机中领用了电子社保卡。电子社保卡服务总量已达151亿人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跨域通用:打破地域限制
“社会保障一卡通”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跨区域应用能力。在长三角地区,已有65个居民事项支持一卡通用,2800余个文旅场馆支持一卡通游。川渝两地已共同设立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超6042个,累计提供通办服务56.49万次。
2024年5月,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便民服务中心推出便民服务,群众只需一张社保卡,就能办理跨省查询等业务。这种“一卡通”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痛点难点问题。
法治保障:推进“一卡通”建设
为确保“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有序推进,多地加快立法步伐。重庆、四川、广东等多省份出台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定,共同推进“多卡集成”“一码通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4年初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通知》,明确到2025年省级“一卡通”普遍实现,到2027年基本实现全国“一卡通”的目标。
未来展望: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一卡通”将集成更多公共服务功能,推动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的智能化。可以预见,未来这张卡片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真正成为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
“社会保障一卡通”的推出,是国家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它不仅简化了管理流程,提升了服务效率,更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国家对民生服务的高度重视,也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