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和田玉:古代韧性的文化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和田玉:古代韧性的文化瑰宝

引用
人民网
12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501/14/content_30051672.html
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901.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8-04/doc-inchmnxs2399922.shtml
4.
https://m.qidian.com/ask/qtupeurenos
5.
https://m.newsduan.com/static/content/WT/2024-02-14/1207257324482746622.html
6.
https://m.qidian.com/ask/qqbqbqbwzqbrh
7.
http://www.dsyudiao.com/m/view.php?aid=205
8.
https://m.qqddc.com/qiye/fctianran/611007.html
9.
https://www.jinantimes.com.cn/news-144-4959169.html
10.
http://gdyqwlw.com/news/show.php?itemid=167
11.
https://www.sio-crystal.com/blog/posts/hotanjade?srsltid=AfmBOoohI-hDoqrEHUMYzGVG7rCyY4Kjbmzlr8UwZWVrjfnIKLAe-Jix
12.
https://td.fyun.cc/detail/5485ef6d64c7cf98e92d4da61c4a6496dd4d8df7.html

和田玉,被誉为“国玉”,以其独特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展现出优异的抗压性和耐磨性。这种韧性极佳的玉石,不仅在物理特性上出类拔萃,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01

玉石之路的见证者

早在三千多年前,新疆地区的先民就发现了和田玉,并通过漫长的“玉石之路”将其传播到中原地区。这条贯穿东西的贸易通道,不仅促进了物质的交流,更成为了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和田玉就以其温润的质感和坚韧的特性,赢得了古人的青睐。到了商周时期,和田玉已经成为王室贵族的专属用玉。《诗经》中记载的“圭璧既卒,宁莫我听”,就反映了西周时期用玉祭祀的盛况。

02

等级身份的象征

和田玉在古代不仅是装饰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商周时期,玉器被纳入礼制体系,形成了著名的“六瑞”制度。《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汉代时期,和田玉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汉武帝时期,金缕玉衣的出现,将和田玉的使用推向了巅峰。这种用金线穿缀玉片制成的葬服,不仅是皇室贵族身份的象征,更体现了古人对永生的渴望。

唐代时,和田玉的使用更加普及。玉带成为三品以上官员的标配,成为官阶等级的重要标志。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和田玉的开采和使用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制作的大禹治水玉山,高达5.5米,重达5000公斤,堪称中国古代玉器的巅峰之作。

03

丧葬礼仪中的灵魂寄托

在古代丧葬文化中,和田玉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古人认为玉能保持尸体不腐,因此在墓葬中大量使用玉器。汉代的金缕玉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由数千片和田玉组成,每一片都经过精心打磨,再用金线穿缀而成,展现了古人对死后世界的美好想象。

04

工艺制品的艺术价值

和田玉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材料。从商周时期的玉璜、玉璧,到汉代的玉雕龙,再到清代的玉山子,和田玉制品展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汉代玉龙螭纹洗,以青色和田玉制成,圆形内膛浅可贮水。口沿宽而平,两侧横出片状柄,左侧饰龙、螭,螭头似虎而有角,身自云水中隐没,龙隐于螭后,仅露头,头形似熊。右侧柄装饰一长身龙,独角,身亦隐于云水中。这件作品不仅展现了汉代玉雕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古人对龙这一神兽的崇拜。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一件玉龙佩,以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造型为单体龙,身体呈“S”形,流畅而浑厚。它独特的S形设计,看似简单,却是十分复杂的工艺。它昂首曲颈,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张口露齿,爪利足健,既有强劲的气势,又有灵活飘逸的灵性。圆睁的双目,飘动的龙须,高翘的龙角,弯曲的身姿,卷曲的龙尾,寓静于动,栩栩如生,把玉龙深渊蛰伏时的意蕴刻画得淋漓尽致。小小的玉龙充满着力量与气势,仿佛即将一飞冲天,雄浑古朴的阳刚之气呼之欲出,充分体现出大汉玉雕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武汉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唐代白玉龙纹佩,采用纯白和田玉雕琢而成。唐代玉龙造型的特点是各肢体、器官已完整、丰富。这件白玉龙纹佩雕工精美,富于想象,在吸取线剖和圆雕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镂刻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功,是唐代玉龙装饰艺术的上乘之作。其造型粗壮刚健,威武雄壮。龙首居中,头部微昂,嘴角深大,唇口上翘;颈后毛发向后飘浮,充满力量;龙身满饰鳞纹,背鳍排列紧密,腹部蛇腹纹细密均匀,富丽而精致;前腿与身关节处有翼,腿部关节处有毛,爪为三趾,蛇形尾穿过一后腿呈S形弯曲,龙尾与一条后腿相互缠绕,形态活泼有趣,充满生命的活力和皇族的威严。

05

东方精神的象征

和田玉不仅是一种物质财富,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常以玉比德,认为玉的温润象征仁爱,坚韧象征智慧,有棱角而不伤人象征义。这种“比德于玉”的观念,使得和田玉成为了君子风度和高尚品德的象征。

从新石器时代的图腾崇拜,到商周时期的礼仪用器,再到汉唐时期的皇家御用,和田玉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时至今日,和田玉依然被视为东方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物质根基。它所蕴含的“德”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