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联通账单里的那些坑,你踩过几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联通账单里的那些坑,你踩过几个?

引用
36氪
12
来源
1.
https://36kr.com/p/2864901986392451
2.
https://www.sohu.com/a/783675414_120646855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5A03X6W0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N0Q5JJ05562SCF.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999512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31A06Z0200
7.
http://sd.zhonghongwang.com/show-7-96216-1.html
8.
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1236448.html
9.
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74716236
10.
https://m.xfb315.com/tousu/98279631
11.
https://help.aliyun.com/zh/pnvs/support/faq-sdk
12.
https://m.xfb315.com/tousu/98276832

“我的天哪,这个月怎么又多出了25块钱的‘联通在线’费用?我什么时候开通的这个服务?”

这是无数联通用户在查看账单时发出的共同疑问。近年来,联通账单中频现各种“隐形消费”,让用户们直呼“伤不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这些藏在账单里的“坑”,你踩过几个?

01

隐藏收费:你开通了吗?

首当其冲的就是“来电显示”这项基础增值服务。虽然中国移动早在2016年就已取消来电显示收费,但不少联通用户反映,这项服务仍在悄悄收费。更有甚者,有用户发现自己被收取了长达8年的来电显示费,每月6元,累计高达576元。当用户向客服反馈时,却被告知无法退款,因为这是旧套餐的一部分。

除了来电显示,彩铃服务也是隐藏收费的重灾区。有用户反映,在办理套餐时被默认开通了彩铃服务,每月扣费5元,但自己从未使用过这项服务。这种“被消费”的感觉,简直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运营商的“摇钱树”。

02

擅自开通服务:你同意了吗?

如果说隐藏收费是运营商的“小聪明”,那么擅自开通服务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套路”。黑龙江的姚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2023年8月,他的孩子接到联通客服的电话,询问是否要办理彩铃业务。孩子以为是广告直接挂断了电话。然而,从2023年9月开始,姚先生的账单上就多出了每月9.9元的增值服务费。更令人气愤的是,客服人员表示这是姚先生自己办理的业务,但系统中却没有任何同意办理的记录。

更离谱的是,有些用户甚至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宽带业务。山东潍坊的王先生就发现自己名下有一条从未使用过的宽带业务,而且这条宽带已经“使用”了整整5年!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他想要销户时,联通方面竟然要求他必须先交还安装宽带时的路由器和机顶盒,否则就要缴纳罚款。

03

计算错误:你明白吗?

除了隐藏收费和擅自开通服务,账单计算错误也是让用户们头疼不已的问题。有用户反映,自己的账单中出现了不明扣费、重复扣费等现象,但当他们向客服反馈时,却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更有甚者,有些用户发现自己被收取了根本不存在的费用。比如一位用户发现自己被收取了“一毛钱”的增值业务费,而这个费用在上个月还不存在。当用户询问客服时,得到的回复竟是“系统自动计算的结果”。

04

用户投诉:你维权了吗?

面对这些“坑”,用户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据统计,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联通的投诉就多达30.7万余条。其中,关于“扣费”问题的投诉就有3万条,而“私自扣费”“不知情扣费”等关键词的投诉更是高达870条。

然而,用户的维权之路却异常艰难。有用户反映,当他们向联通客服反馈问题时,往往会被推诿扯皮,甚至直接被告知“无法处理”。更有甚者,有些用户在投诉后,反而被要求支付更多的费用。

05

如何避免踩坑?

面对这些“坑”,用户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钱袋子”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定期检查账单:养成每月查看账单的习惯,及时发现异常扣费。
  2. 了解套餐内容:在办理套餐时,一定要仔细询问套餐的具体内容和费用,不要轻信“免费”“优惠”等说辞。
  3. 谨慎授权:不要轻易授权运营商开通新业务,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更要加强防范。
  4. 保留证据:在办理业务时,尽量保留相关证据,如短信记录、通话录音等,以便在维权时使用。
  5. 及时维权:一旦发现异常扣费,要及时向运营商反馈,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06

结语

联通账单中的这些“坑”,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利益,更伤害了用户对运营商的信任。作为基础电信服务的提供者,运营商应该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透明度,而不是通过各种“套路”来获取利益。我们期待联通能够尽快改进服务,真正成为用户信赖的通信伙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