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账单里的那些坑,你踩过几个?
联通账单里的那些坑,你踩过几个?
“我的天哪,这个月怎么又多出了25块钱的‘联通在线’费用?我什么时候开通的这个服务?”
这是无数联通用户在查看账单时发出的共同疑问。近年来,联通账单中频现各种“隐形消费”,让用户们直呼“伤不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这些藏在账单里的“坑”,你踩过几个?
隐藏收费:你开通了吗?
首当其冲的就是“来电显示”这项基础增值服务。虽然中国移动早在2016年就已取消来电显示收费,但不少联通用户反映,这项服务仍在悄悄收费。更有甚者,有用户发现自己被收取了长达8年的来电显示费,每月6元,累计高达576元。当用户向客服反馈时,却被告知无法退款,因为这是旧套餐的一部分。
除了来电显示,彩铃服务也是隐藏收费的重灾区。有用户反映,在办理套餐时被默认开通了彩铃服务,每月扣费5元,但自己从未使用过这项服务。这种“被消费”的感觉,简直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运营商的“摇钱树”。
擅自开通服务:你同意了吗?
如果说隐藏收费是运营商的“小聪明”,那么擅自开通服务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套路”。黑龙江的姚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2023年8月,他的孩子接到联通客服的电话,询问是否要办理彩铃业务。孩子以为是广告直接挂断了电话。然而,从2023年9月开始,姚先生的账单上就多出了每月9.9元的增值服务费。更令人气愤的是,客服人员表示这是姚先生自己办理的业务,但系统中却没有任何同意办理的记录。
更离谱的是,有些用户甚至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宽带业务。山东潍坊的王先生就发现自己名下有一条从未使用过的宽带业务,而且这条宽带已经“使用”了整整5年!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他想要销户时,联通方面竟然要求他必须先交还安装宽带时的路由器和机顶盒,否则就要缴纳罚款。
计算错误:你明白吗?
除了隐藏收费和擅自开通服务,账单计算错误也是让用户们头疼不已的问题。有用户反映,自己的账单中出现了不明扣费、重复扣费等现象,但当他们向客服反馈时,却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更有甚者,有些用户发现自己被收取了根本不存在的费用。比如一位用户发现自己被收取了“一毛钱”的增值业务费,而这个费用在上个月还不存在。当用户询问客服时,得到的回复竟是“系统自动计算的结果”。
用户投诉:你维权了吗?
面对这些“坑”,用户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据统计,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联通的投诉就多达30.7万余条。其中,关于“扣费”问题的投诉就有3万条,而“私自扣费”“不知情扣费”等关键词的投诉更是高达870条。
然而,用户的维权之路却异常艰难。有用户反映,当他们向联通客服反馈问题时,往往会被推诿扯皮,甚至直接被告知“无法处理”。更有甚者,有些用户在投诉后,反而被要求支付更多的费用。
如何避免踩坑?
面对这些“坑”,用户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钱袋子”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 定期检查账单:养成每月查看账单的习惯,及时发现异常扣费。
- 了解套餐内容:在办理套餐时,一定要仔细询问套餐的具体内容和费用,不要轻信“免费”“优惠”等说辞。
- 谨慎授权:不要轻易授权运营商开通新业务,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更要加强防范。
- 保留证据:在办理业务时,尽量保留相关证据,如短信记录、通话录音等,以便在维权时使用。
- 及时维权:一旦发现异常扣费,要及时向运营商反馈,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联通账单中的这些“坑”,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利益,更伤害了用户对运营商的信任。作为基础电信服务的提供者,运营商应该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透明度,而不是通过各种“套路”来获取利益。我们期待联通能够尽快改进服务,真正成为用户信赖的通信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