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创新之路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创新之路
从一个仅有1名拖拉机维修员和1名兽医的边陲小镇,到如今拥有超过200万科技人才的“中国硅谷”,深圳用44年时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奇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深圳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实现了从2.7亿元到3.46万亿元的惊人跨越,更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树立了全国乃至全球的标杆。
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2024年,深圳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达36801.87亿元,同比增长5.8%;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蝉联全国“工业第一城”;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重返内地“外贸第一城”。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据统计,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45%。在2023年,这一数字为14489亿元,占比41.9%。这意味着,短短一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了近500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深圳的创新实力也在不断提升。2024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5年排名全球第二。目前,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密度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一。
政策引领与创新生态:深圳科技创新的“密码”
深圳的科技创新成就,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创新生态。近年来,深圳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在研发投入方面,深圳始终保持高水平投入。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通过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等措施,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深圳高标准建设各类创新载体,目前总数已超4000家。同时,深圳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大力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支持深圳创新主体与国外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开展研发合作。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目前,深圳拥有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2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近700万人。深圳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完善人才创新发展环境,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聚。
企业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在深圳这片创新沃土上,一批批科技企业茁壮成长,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滨海大厦不仅是企业的办公场所,更是一个“智慧建筑标杆”。大厦搭载了物联网、智慧建筑、互联网+智能连接等前沿科学技术,成为腾讯探索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的“超级试验场”。
大疆全球总部“天空之城”则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理念引人注目。这座由东西两栋超高层塔楼及横跨双塔的“天桥”组成的总部基地,荣获了2023年CTBUH全球奖之“最佳高层特别表彰奖”。大疆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打破科技与文明的边界,让科技之美超越想象。
金蝶云大厦作为南山区首个软件信息产业合作园,以绿建三星及LEED铂金级标准打造,体现了深圳企业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双重追求。
展望未来: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深圳的科技创新之路,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从最初的“追赶者”到如今的“领跑者”,深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面向未来,深圳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奋勇前行,致力于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深圳将与香港、澳门等地形成更紧密的创新合作,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深圳将继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以创新驱动为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发展新动能。一个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速形成,深圳的科技创新故事还将续写更多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