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沛院士揭秘:如何科学预防胰腺疾病?
赵玉沛院士揭秘:如何科学预防胰腺疾病?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士团队在《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杂志上发表综述,深入探讨了肥胖及糖尿病等代谢失调损伤抗肿瘤免疫、促进胰腺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专家们提出了从人群层面、基因层面以及早诊早治三个层面寻找防治新突破口的重要见解。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控制酒精摄入量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胰腺疾病的风险。你是否了解这些最新的预防措施呢?快来分享你的看法吧!
胰腺疾病:沉默的杀手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胃的后方,主要负责分泌消化酶和调节血糖。然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器官却可能暗藏风险。胰腺疾病中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是胰腺癌,其恶性程度极高,5年生存率低于10%。
胰腺癌之所以如此危险,主要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在发现时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黄疸等,但这些症状往往在疾病晚期才会出现。
高风险因素:你属于高危人群吗?
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会显著增加患胰腺疾病的风险:
年龄:65岁以上的人群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
吸烟: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以上。
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慢性胰腺炎:长期患有胰腺炎的人更容易发展成胰腺癌。
家族史: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
肥胖症:体重指数(BMI)超过30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
过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胰腺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科学预防:从生活方式入手
虽然胰腺疾病很危险,但通过科学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赵玉沛院士团队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胰腺疾病的发生率。
均衡饮食: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和精益蛋白,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研究显示,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可以降低胰腺癌风险。
适量膳食纤维:增加蔬菜、豆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促进消化。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减少胰腺负担。
限制酒精: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份酒精饮料,女性不超过一份。过量饮酒会增加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风险。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如快走或游泳。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糖尿病风险。
戒烟:吸烟会显著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戒烟是预防胰腺疾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胰腺相关检查尤为重要。
管理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高血糖会损害胰腺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减压:通过冥想等方式降低压力。长期压力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专家建议:重视胰腺健康
赵玉沛院士强调,预防胰腺疾病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降低胰腺疾病的风险。同时,对于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胰腺疾病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预防,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胰腺健康,远离疾病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