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推荐:南充深度游之阆中古城探秘
米其林推荐:南充深度游之阆中古城探秘
阆中古城,这座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古城,承载着2300多年的历史记忆。作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落下闳的家乡,这里不仅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还保留着众多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
春节文化的发源地
阆中古城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历算学家落下闳的家乡,落下闳创制的天文历法《太初历》,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第一天,首次恒定“新年”,即现代意义的“春节”。由此,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阆中也被称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行走在阆中古城,大街小巷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年味扑面而来,不经意间还碰上了正在赐福的“春节老人”。“每年春节,当地身体健康的老人会扮成‘春节老人’,向市民游客赐福,有时会送春联、说吉祥话,有时碰上小朋友还会给压岁钱。”阆中古城讲解员高文田说。
“阆中是中国春节的原乡故土,春节文化向来厚重。”阆中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长张治平说,贴春联、画门神、游百病等都是阆中春节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阆中古城几乎家家户户门上都绘有门神,既有张飞、秦琼、尉迟恭等常见的武门神,又有仙童、财神等文门神,还有祈福门神。不同于很多地方的贴门神,阆中的门神是“画”上去的。“画匠在门上画出轮廓,再用颜料涂抹加厚以形成一定的立体效果。”张治平说,阆中门神画具有很强的写实特点,造型类似个性化的戏剧人物形象,工艺考究,形神兼备。目前阆中门神画已成为四川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在张治平看来,阆中的年味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从那天起,吃腊八粥、贴春联、抛绣球、坐花轿、游百病、亮花鞋……各式各样的春节习俗和活动会延续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有些地方年就过到正月十五,但我们正月十六还有游百病的习俗,当天阆中人都会走出家门,前往锦屏山、滕王阁等地登高踏青,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驱除疫病。”张治平说。
古城里的文化瑰宝
作为中国知名古城之一,阆中古城文化厚重。除了春节文化,流传至今的还有三国文化、科举文化。
品三国文化,汉桓侯祠是必去景点。“蜀将张飞曾在阆中担任巴西太守7年,后人为了缅怀纪念他,在此处修建了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现在的张飞庙是明清两朝保留下来的混合式建筑群。”高文田告诉记者,在张飞庙大殿内可以欣赏到全国唯一的一尊张飞文身帝王塑像,一旁的碑上还留存有张飞的书法。
川北道贡院、状元府邸、学道街、状元坊……从建筑和地名可看出阆中浓厚的科举文化。“阆中人杰地灵,有着‘一门双状元’的佳话。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二状元,到宋代又有陈尧叟、陈尧咨二状元。”张治平说。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列名,历史上阆中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
站在阆中古城内的中天楼,望远怀古。沿着中天楼这一轴心,古城街巷楼宇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嘉陵江自城西北流来,由东北方向流出,阆中城便处在这一片山水环抱之中。江上帆船点点,远处锦屏山蜿蜒起伏,宛若一幅水墨丹青画。
美食推荐
阆中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古城,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自然风光追求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阆中牛肉面是阆中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而闻名。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新鲜的牛肉和手工面条,经过炖煮和调味,味道鲜美,汤汁浓郁。在阆中的许多餐馆和小吃摊上,你都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阆中牛肉面。
张飞牛肉是阆中的另一道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香辣的口感而著称。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牛肉,经过腌制、炖煮、切片等多道工序制成。张飞牛肉的特点是肉质鲜嫩,香辣可口,是阆中的特色美食。
阆中古城内有多家特色民宿,推荐住在古城里的民宿,晚上可以体验静谧的古城氛围,早上起来人少又好拍照!
实用攻略
2025年春节期间,阆中古城推出多项优惠政策:
- 蛇年出生的游客可凭身份证免费领取古城一票通和天宫院门票
- 海外华人、外籍游客、全国高校大学生等凭相关证件可免票游览
- 着正式汉服游客可享受半价优惠
交通方面,游客可选择飞机、火车或自驾前往。成都、南充、广元等地均有直达阆中的客车,自驾游客可导航至阆中古城,车程约3小时。
推荐游览路线:
- 一日游:张飞庙→贡院→华光楼→中天楼→《阆苑传奇》演出
- 二日游:第一天游览古城主要景点,第二天前往构溪河湿地公园和天宫院
- 三日游:第一天游览白塔山和锦屏山,第二天古城深度游,第三天体验周边乡村旅游
阆中古城不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历史古城,更是一座活生生的文化博物馆。无论是探寻春节文化的起源,还是品味三国文化的魅力,抑或是体验科举文化的独特,这里都能满足你的期待。漫步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车马慢、时光慢的年代。阆中古城,值得你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