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喀什古城:非遗体验正当时
冬游喀什古城:非遗体验正当时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这句流传已久的城市宣语,道出了喀什在新疆旅游中的重要地位。而喀什古城,作为新疆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更是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当冬季降临,这座千年古城不仅没有陷入沉寂,反而以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
走进喀什古城,尽管寒意渐浓,但游客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每天上午10:30,古城东门的开城仪式都会准时上演,集民俗风情、民族音乐和舞蹈元素于一体的表演,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古城的活力与魅力。来自重庆的游客杨帆兴奋地说:“来之前还担心冬季的喀什古城会不会乏味,到了才知道这里充满惊喜。阳光暖暖地洒下,古城的韵味十足,民俗表演活力四射,大家尽情舞动,身心都被点燃。”
漫步古城街巷,两旁的店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在古城内的63家非遗店铺中,47家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牌,铜器、花帽、土陶、药茶等传统技艺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更可以亲自体验制作过程,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些非遗项目中,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之一。这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和吐鲁番市。在喀什古城和高台民居景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祖里甫卡尔·阿巴拜克力的工作室里,每天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我赶上了好时代,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还能到专业院校学习,让我把陶器做得更好。”祖里甫卡尔说。在他的工作室里,游客们可以亲手体验土陶的制作过程,从揉泥、制坯到刻花、上色,每一道工序都让人感受到泥土的温暖和生命的律动。祖里甫卡尔设计的土陶器,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精美纹样,如飞龙在天、花开富贵、福禄双至等,更融入了现代审美,让这项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夜幕降临,古城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更显迷人。游客们在百年老茶馆品茗闲聊,在特色冰激凌店品尝独特风味,在夜市上大快朵颐,感受着喀什古城的夜生活的绚丽多彩。据统计,仅2024年2月,喀什就接待了国内外游客1474.88万人次,同比增长39.95%,实现旅游收入155.04亿元,同比增长76.72%。这个冬天,不妨来喀什古城,感受千年古城的魅力,体验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让这段旅程成为你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