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彩礼压垮爱情?教你轻松应对!
高额彩礼压垮爱情?教你轻松应对!
“30万元的彩礼,让我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发生在江西赣州一对年轻情侣身上的真实故事。25岁的小谢是一名体育培训机构的助理篮球教练,每月工资4000多元。面对女友家30万元的彩礼要求,他感到无能为力。小谢的父母在广东打工,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妹妹,为了供他读大学已经花了十多万元。面对如此高昂的彩礼,小谢只能选择分手。
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江西赣州的一些地区,彩礼金额普遍在28-38万元之间,相当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十几倍。在山东聊城莘县,30万元的彩礼也已成为常态。这些高额彩礼不仅让年轻人望而却步,也让许多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面对高额彩礼,年轻人的态度如何?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者支持女方将彩礼以陪嫁形式返还小家庭。多数年轻人认为,彩礼应该存在,但不应成为婚姻的负担。他们更看重感情基础和双方的共同付出,而不是物质条件。
为了应对高额彩礼现象,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四川凉山州规定婚嫁彩礼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甘肃肃南县则通过创新婚姻礼遇模式,给予“零彩礼”家庭喜事帮办、特邀证婚等礼遇优待。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要彻底改变高额彩礼的陋习,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那么,如何才能让爱情不再被彩礼所绑架?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不应该让彩礼成为衡量爱情的标准。双方应该更加注重感情基础和共同价值观。
理性对待彩礼:彩礼应该回归其本来的意义,作为一种礼仪和祝福,而不是婚姻的“筹码”。双方家庭可以协商一个合理的数额,或者选择“零彩礼”。
倡导新型婚俗:通过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形式,打破传统的婚俗观念,让婚姻更加简约、文明、健康。
加强法制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对彩礼返还的多种情形做出明确规定,这为解决彩礼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这不仅是对美好婚姻的祝福,也是对社会文明的守护。婚俗领域的陈规陋习,背后交织着家庭观念、社会风俗等复杂因素,确实难以靠一纸禁令扭转,治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深化婚俗改革,还需要拿出更多务实有效的举措,促进人们的观念更新,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