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次合并看武警工程大学的发展之路
从三次合并看武警工程大学的发展之路
武警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高等军事院校。自1983年成立以来,学校历经多次合并重组,逐步发展成为武警部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所军校的合并之路,探寻其发展历程。
历史沿革:三次重要合并
1983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武警技术学院在西安成立。这是武警部队最早组建的院校之一,也是最早开办本科和硕士教育的院校。1998年9月,学校更名为武警工程学院,标志着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2011年7月,学校迎来第一次重大合并。原武警西安指挥学院整体并入,学校正式更名为武警工程大学。这次合并不仅扩大了学校规模,也优化了学科结构,为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奠定了基础。
2017年6月,学校再次进行重大调整。原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整编入校,组建新的武警工程大学。这次整合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使其成为武警部队培养层次最多、学科门类最全、培训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
合并带来的变化
三次合并重组,不仅扩大了学校的规模,更带来了质的飞跃。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指挥类和技术类专业,形成了关联度高、渗透力强、优势互补、内涵充实的学科集群。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200余名教授、副教授,30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教员。其中,79名研究生导师,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2人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学校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如“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罗海宁、著名军旅作家冯骥等。
科研方面,学校完成30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9000余篇学术论文,100多项获军队、省级科技进步奖或国家专利。学校与30多所军地知名高校、20余个总队(师)、256个支队(团)、20余个地方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逐渐形成广泛合作、深度交流、融合提升的发展格局。
学校现状与影响力
今天的武警工程大学,是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也是武警部队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学校主要担负武警部队指挥类、工程技术类干部的学历教育和任职培训任务,为武警部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学校建有藏书100多万册的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研究与安全、移动通信网络、非致命武器等全军重点实验室,以及占地500亩的野外综合演练训练基地。云课堂建设走在全军前列,教学生活设施条件不断完善。
作为武警部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计算机密码学》和《非致命武器与警用器材》被评为全军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学校还与国家西北工业大学、兵器雷达集团、某特种车辆厂建立科研合作机制,为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
从最初的武警技术学院,到如今的武警工程大学,学校在合并重组中不断发展壮大。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武警工程大学将继续秉持“忠于党和人民,造就现代警官”的校训,为武警部队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