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指南

引用
5
来源
1.
https://idf.org/about-diabetes/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
2.
https://www.youdao.com/w/international_best_practices/
3.
http://fayu.zaixian-fanyi.com/fan_yi_2888136
4.
https://klin-razbor.ru/en/archive/2024/vol-5-8-2024/self-monitoring-of-blood-glucose-levels-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_6930/?element
5.
https://dict.youdao.com/example/auth/international_practices/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发布的临床指南,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该指南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个性化的监测方案、使用SMBG数据指导治疗以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协作方式。通过遵循这些建议,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IDF还呼吁全球医疗保健团体研发具备成本效益的产品,以帮助资源匮乏地区的糖尿病患者实施SMBG。

01

什么是自我血糖监测(SMBG)?

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是指糖尿病患者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自行检测血糖水平的过程。这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血糖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的发生。

02

SMBG的实施方法

监测频率

  • 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
  •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天监测3-4次,包括空腹、餐后和睡前血糖
  • 血糖控制不稳定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具体遵医嘱

监测时机

  • 空腹血糖:早晨起床后,进食前
  • 餐前血糖:午餐和晚餐前
  • 餐后血糖:餐后2小时
  • 睡前血糖:准备睡觉前
  • 特殊情况:运动前后、饮酒后、感觉不适时

数据记录

  • 纸质记录:使用血糖监测日记本,记录每次监测的时间、血糖值、饮食和运动情况
  • 电子记录:利用血糖仪自带的存储功能或手机应用程序,自动记录数据并生成图表
  • 定期回顾:每周或每月回顾血糖记录,寻找规律和趋势
  • 与医生分享:就诊时携带血糖记录,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03

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

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监测技术。与传统的指尖采血相比,CGM具有以下优势:

  • 无创性:通过皮下传感器监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水平,无需频繁扎手指
  • 实时监测:每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值,24小时持续监测
  • 预警功能:设置高低血糖警报,提前预警血糖异常
  • 数据全面:提供血糖变化趋势图,帮助分析血糖波动规律

CGM特别适合以下人群:

  • 1型糖尿病患者
  • 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频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
  •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 需要精细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患者
04

国际最佳实践与挑战

不同国家在实施SMBG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者普遍能获得高质量的监测设备和充足的试纸供应,而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匮乏地区则面临诸多挑战:

  • 设备可及性:血糖仪和试纸价格高昂,许多患者难以负担
  • 医疗资源:缺乏专业的糖尿病教育和指导
  • 患者依从性:文化水平和健康意识的差异影响监测的持续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

  • 降低成本:研发更经济实惠的监测设备
  • 加强教育:提高患者对血糖监测重要性的认识
  • 政策支持:将血糖监测设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 技术创新:开发更适合资源匮乏地区的监测技术

通过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合理用药以及密切监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自我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无论是传统的指尖采血还是新型的连续血糖监测,都能为患者提供宝贵的血糖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控病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