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教授推荐:春季这样吃提升免疫力
张文宏教授推荐:春季这样吃提升免疫力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疾病高发的时期。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提升免疫力,预防疾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给出了专业建议。
合理饮食是提升免疫力的关键
张文宏教授强调,合理的营养摄入是维持免疫力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时,科学的饮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营养学专家的建议,要提升免疫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确保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食用鸡蛋清、清蒸鱼、去皮鸡胸肉、豆腐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建议每餐摄入25-30克蛋白质,均匀分配到三餐中。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等营养素对增强免疫力至关重要。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注意食物多样化,尤其是深色蔬菜的摄入。
保持充足的水分:成人每天至少需要1500毫升的水分,建议饮用白开水、淡茶水等,避免含糖饮料。
春季饮食的具体建议
春季饮食应遵循以下原则:
调整饮食结构:春季应多吃绿色的应季食物,如韭菜、菠菜、豆芽等,有助于补充阳气。同时,适当摄入苦味食物如苦瓜,可以清热解毒。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刺激阳气。
合理安排三餐:
- 早餐:占总热能的25%-30%,推荐食用面包、鸡蛋、牛奶等。
- 午餐:占总热能的40%,注意荤素搭配,可选择杂粮饭、肉类和蔬菜。
- 晚餐:占总热能的30%-35%,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搭配粥汤和豆制品。
注意事项:
- 避免生冷食物,防止肠胃不适。
- 确保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类和海鲜。
-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特殊人群的饮食建议
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春季饮食更需谨慎:
婴幼儿(0-24个月):提倡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7-9月龄每天母乳量不低于600毫升,10-12月龄约600毫升,13-24月龄约500毫升。适时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
幼儿(2-5岁):保证食物多样化,规律就餐,每天饮奶,足量饮水,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
学龄儿童(6-14岁):在保证基础营养的同时,增加蔬果、奶类、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中医养生观点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季养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调养肝脏:春季肝气旺盛,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生气。可适量食用红枣、山药等健脾食物。
保护肺部:春季风气盛,肺气虚,应注意防寒保暖,多吃润肺止咳的食物如梨和百合。
健脾养胃:春季肝旺脾弱,应少吃油腻甜食,多吃山药、扁豆等健脾食物。
适度运动:春季适合进行柔和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预防春季常见疾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饮食健康,享受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