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20周年:美国反恐战争的得失
“9·11”事件20周年:美国反恐战争的得失
2021年9月11日,美国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举行“9·11”事件20周年纪念仪式。20年来,美国以反恐之名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军事行动,这场号称“全球反恐战争”的行动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又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反恐战争的直接成果
“9·11”事件后,美国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2001年10月,美国以反恐为由入侵阿富汗,推翻了庇护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此后,美国在中东、北非等多个地区展开反恐行动,打击基地组织、伊斯兰国(ISIS)等恐怖组织。
反恐战争的负面影响
然而,这场持续20年的反恐战争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经济成本
据美国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统计,自2001年至2020年,美国在反恐战争上的直接支出超过2万亿美元,如果加上退伍军人的长期医疗和伤残费用,这一数字将超过6万亿美元。这笔巨额开支不仅加重了美国的财政负担,也挤占了国内民生项目的资金。
人道主义危机
在阿富汗,美国的军事行动导致270万阿富汗人逃亡海外,400万阿富汗人在国内流离失所。联合国数据显示,仅2001年至2020年4月中旬,就有至少47245名阿富汗平民在战争中丧生。美国布朗大学“战争成本核算”项目联合主任斯蒂芬妮·萨维尔谴责说,尽管美国已经撤出阿富汗,但阿富汗人民仍在承受战争的后果。
恐怖主义回潮
更令人担忧的是,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回潮趋势。澳大利亚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的《2024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恐怖主义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8352人,相比前一年增加了22%,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联合国副秘书长、反恐怖主义办公室负责人沃伦科夫指出,当前恐怖主义依旧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反恐战争的深层反思
双重标准问题
美国在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只反对对美西方国家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和活动,同时利用恐怖组织来给一些国家制造问题和麻烦。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国际反恐合作的基础。
地缘政治考量
反恐战争往往被用作地缘政治工具。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不仅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也是为了维护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这种双重动机使得反恐战争的效果大打折扣。
未来展望
当前,国际反恐合作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伟指出,国际反恐合作早已“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况下,地区反恐机制的作用日益凸显。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组织在反恐合作中展现出积极潜力,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反恐战争之路充满了矛盾与挑战。在恐怖主义威胁持续上升的今天,国际社会需要重新思考反恐策略,摒弃双重标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