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教育的摇篮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教育的摇篮
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建设完备,科研实力突出,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
江西中医药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办学历史
学校历史溯源于1951年创办的江西药科学校和1953年创办的江西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成立江西中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
办学条件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共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设有教育教学机构18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拥有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个、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共有专任教师1257人、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学校图书馆具有馆藏纸本图书181.63万册,电子图书162.41万册。
学术研究
学校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共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9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重点实验室1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合作交流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创办中国首家为外国政要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的高端平台——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与中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团共同创立中国首家“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学校连续参与援外医疗50年,牵头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相继在葡萄牙、瑞典、突尼斯、加拿大等国开办中医中心或热敏灸分院。学校先后高质量承办或协办世界中医药大会夏季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等国际盛会。
文化传统
学校标志由基本造型、中文标准字体、英文标准字体三部分组合而成。标志由江西开头字母“J”的趋势线进行变化组合、艺术化处理中医的头字母“Z”,指明江西中医药大学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专业的特征;“J”字逐渐衍变成展翅飞翔的大雁。翻卷的书构成大雁的翅膀,指明中医药大学的教育行业特征;飞翔的大雁体现中医药大学志向高远、开拓进取、求强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江中行舟,乘风破浪”,标志似扬帆远航的帆船,书海泛舟,索源蓄力,象征江中人一定能乘劲风、高扬帆,达到理想的彼岸。标志上下部分阴阳交互,阴阳太极、生生不息,象征中国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寓意知识的无穷无尽和学校的美好前景。标志色彩采用绿黑两色,绿展示了成熟与活力,代表自然和希望;黑色有着磐石般的稳重,两种颜色相互衬托,相映成辉,体现出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校区情况
学校共有三个校区,湾里校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梅岭大道1688号,阳明校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阳明路56号,抚生校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抚生路666号。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徐兰宾
- 党委副书记、校长:朱卫丰
- 党委副书记:章德林
- 党委委员、副校长(正厅长级):刘潜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邹健生
- 党委委员、副校长:朱根华、严小军、周志刚
- 副校长:陈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