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校合力,护航心灵: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校合力,护航心灵: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引用
新华网
7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edu/20240222/69f8e5fce9d946f48f2db34b29b06781/c.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TK9DJ905340G59.html
3.
https://www.bjhdedu.cn/xw/jwdt/202404/t20240403_68549.html
4.
https://www.wyzzx.cn/newsinfo/7408369.html
5.
http://www.hdblzxq.com/Article/ShowClass.asp?ClassID=2
6.
https://www.pkuh6.cn/Html/News/Articles/6386.html
7.
https://www.gaoxiaojob.com/rczhaopin/beijing/putongjiaoshi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在抑郁、焦虑、学业倦怠等方面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面对这一挑战,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通过创新性的家校合作模式,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01

创新实践:三级浸润心育模式

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玉渊潭中学,一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变革正在悄然进行。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级浸润心育模式”,通过构建“一中心两心坊六区域”的心育空间,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系统。

“一中心”即校级层面成立的玉心健康指导中心,负责统筹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两心坊”则是由心理教师团队组建的知心堂和养心坊,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辅导。最特别的是“六区域”设置,学校将心理指导空间延展到六个年级组,从初一到高三分别成立了会心轩、畅心阁、润心居、悦心屋、静心室、开心房,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

这种分层递进的心育模式,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更展现了其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理解。正如学校执行校长马耀国所说:“学生的成长就是五育发展、五育融合。虽然学校空间有限,但学生的思想和发展无限,玉渊潭中学希望精耕育人,走到学生心间。”

02

环境育人: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走进玉渊潭中学新启用的砺学楼,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文化空间。从一楼到五楼,分别以“玉”“渊”“潭”“中”“学”为主题,承载着“求器琢玉”“汲智务渊”“其深如潭”“秀外慧中”“开来笃学”的文化特质。每个楼层都设有独特的文化墙,从励志牌到教室指示牌,处处彰显着育人的匠心。

“我们希望玉渊潭中学的学生们,能够‘砺学成渊潭,敦品为翠玉’,以玉立德,以德树人;汲取智慧,积水成渊;潭深千尺,层楼更上;琢玉成器,走向国际;玉润潭清,面向未来。”马校长的话语中,寄托着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03

家校合作:共筑心理健康防护网

然而,仅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指出:“当下家庭养育行为缺失、家庭养育观念非理性问题比较明显,家庭教养能力亟待提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玉渊潭中学积极构建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学校的设计独具匠心,很有文化范。新楼的教室更广阔敞亮,学习氛围也变得不一样了,设施上的细节也做的很到位,桌子旁边有挂钩,柜子在教室里,拿取书本方便了很多。”高一学生胡潆心的家长杨健对学校的育人环境赞不绝口。

04

挑战与展望:构建多方协同机制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玉渊潭中学的实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仍显不足,专业心理教师数量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此外,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升,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需加强。

面对这些挑战,专家建议,应加快构建家校医社多方协同机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奇提出:“心理健康是动态发展的连续体,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亚健康问题、障碍类问题会互相转化,不同心理疾病、学习困难、适应不良等问题经常伴随共患。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问题的学生,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明确家校医社协同机制、流程和相应规范文件,形成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管理闭环。”

未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将继续深化家校合作,探索更多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学校也希望得到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要建立起家校医社多方协同机制,做好不同类型心理问题学生的分类管理与指导。”董奇教授的话,道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