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频发怎么办?这些实用防静电小妙招请收好
静电频发怎么办?这些实用防静电小妙招请收好
近期,不少网友反映自己频繁遭遇静电困扰,"一天被电800次"的夸张说法引发了广泛共鸣。这种突如其来的静电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那么,静电为何会频繁"袭击"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开个门被电一下
摸个手机被电一下
冬天里牵牵小手
也会被"狠狠"电一下
毫不夸张地说
就连扶一下大白墙都能被电
"一天被电800次"
......
这种猝不及防到处被电的"痛"
到底谁懂!
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
这还是我们熟悉的
海滨城市吗?
注意!极度干燥预警!
专家指出,静电现象的频发与当前的干燥天气密切相关。据气象部门监测,部分地区相对湿度已经降至30%以下,空气非常干燥。这种干燥环境不仅增加了森林火险等级,也使得静电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这样一个
"人都被电麻"的季节
网友们各施奇招防静电
有"拖鞋包锡纸"大法↓
还有
防静电手环、涂抹身体乳↓
自制回形针"手链"↓
让人大开眼界的
"盘电池"一族↓
琳琅满目的"奇招"
都是啥原理?
如何科学有效地除静电?
为什么静电会"打"人?
产生静电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摩擦
当带静电物体接触别的物体时
会发生电荷转移
就会产生我们日常见到的
火花放电现象
为什么静电会让我们产生
被"电得噼里啪啦"的感觉?
以"摸门把手被电"为例:指尖和门把手靠得越近,电场就越强,直至形成一股强大的瞬间电流,电流作用于手指神经末梢,便带来了刺痛感。
静电电压可高达数千伏,由于摩擦起电的时间极短,其实际产生的电流量很小,因此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只要不是长期频繁接触大量静电)。
图源:图虫创意
秋冬易起静电皆因干燥
我们之所以在秋冬
更容易感觉到静电
主要是因为干燥
静电的产生和湿度有很大关系。秋冬由于空气湿度低,皮肤也干燥,再加上人们常与化学纤维质地的内衣、地毯、坐垫等接触摩擦,就会导致身体积累静电。一旦遇到导电物质或有一定湿度的非导电材料,就会集中放电。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一天中的最小相对湿度来判断产生静电的可能性:
■最小相对湿度≤30%时,极易产生静电。
■ 最小相对湿度30%-50%时,容易产生静电。
■ 最小相对湿度50%-65%时,可能产生静电。
■ 最小相对湿度>65%时,产生静电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接近于零。
这些防静电小妙招,赶紧转发收藏!
最近这阵儿
你有被"电得噼里啪啦"吗?
你还有什么"亲测有效"的
除静电小妙招呢?
(综合来源:深圳天气、小红书、应急管理部、科普中国、健康有约、网友评论等)
本文原文来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