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之际:风电国企交出亮眼成绩单
“十四五”收官之际:风电国企交出亮眼成绩单
“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截至2023年底,全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达4.4亿千瓦,年均增长超过1亿千瓦。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风电国企作为主力军,不仅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更为“十五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大发电集团的“十四五”成绩单
“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在风电领域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国家能源集团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突破1.4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40%,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目标。华电集团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2.4亿千瓦,境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6.2%。大唐集团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突破47%,华能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950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1.8%。国家电投表现尤为突出,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72.71%,大幅超额完成目标。
2025年:新起点上的新布局
面对2025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各大发电集团已纷纷布局新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
国家能源集团将继续加大海上风电、沙戈荒基地式开发力度。华电集团将重点做好“扩绿”“提质”“增新”三个维度的工作,加快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大唐集团聚焦关键环节,实施成本领先工程,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高质量完成。华能集团将着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优化煤电发展,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电投则提出要加力推动“均衡增长战略”落地,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双碳”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风电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30年,全国风光发电量占比将达23%-50%,2060年将进一步提升至50%-65%。但随着风光发电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技术,同时加强电网互联互济能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风电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风电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持续领跑,在国际市场上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达7.18GW,连续第六年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新增市场的六成以上。
尽管面临用海冲突、供应链短缺等挑战,中国风电企业仍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明阳智能成功进入德国市场,远景能源瞄准印度海上风电市场,国家电投在承德成立新能源公司,进一步拓展风电市场布局。
展望未来: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从“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就来看,中国风电产业已经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风电国企将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风电已成为具有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清洁能源,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