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体院黑科技助力亚冬会短道速滑
哈尔滨体院黑科技助力亚冬会短道速滑
2025年2月9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迎来收官之战。在哈尔滨速滑馆内,来自亚洲各国的顶尖选手正在为最后的金牌展开激烈角逐。而在赛场之外,一项由哈尔滨体育学院研发的“黑科技”正在为比赛的公平公正保驾护航。
“双屏追踪回放系统”:让犯规无处遁形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们以超过5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111.12米的赛道上飞驰,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碰撞或犯规。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单保海带领团队研发了“双屏追踪回放系统”。
该系统最大的创新在于“直道+追踪”双屏显示功能。在直道部分,系统能够实时记录运动员的滑行圈数并同步显示;在弯道部分,系统则通过慢动作回放和多角度展示,帮助裁判精准判定是否存在犯规行为。这种双屏显示的设计,不仅大幅提升了裁判的判决效率,也为观众提供了更透明的比赛信息。
“这个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兼顾比赛的流畅性和判罚的准确性。”单保海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在不影响比赛节奏的前提下,为裁判提供最清晰的判罚依据。”
科技助力,打造“智慧”亚冬会
事实上,“双屏追踪回放系统”只是本次亚冬会科技应用的一个缩影。在赛事的方方面面,科技的力量都在悄然改变着传统体育赛事的面貌。
在冰壶馆,专门设计的集中式扩声系统和分散式扩声系统两套独立的扩声系统,成功消除了听众的回音感,让音响发出的声音均匀、清晰;在亚冬会电力保障总指挥部,数字化保电指挥平台深度融合业务数据,实时监控涉及亚冬会供电的各类设施状态;在亚布力滑雪场,智能交通系统通过音乐公路和智能导航,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便捷的出行体验。
这些科技应用不仅提升了赛事的组织效率和观赛体验,更体现了中国在冰雪运动科技方面的综合实力。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中国冰雪运动研究的重镇,其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成果为本次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追赶”到“领跑”:中国冰雪运动的科技之路
近年来,中国在冰雪运动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从运动员训练到赛事组织,从场馆建设到观众体验,科技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环节。
在运动员训练方面,风洞实验室、运动数据分析系统等高科技设备已经成为国家队的标配;在场馆建设方面,智能化管理系统和环保节能技术让场馆更加高效和绿色;在赛事转播方面,4K/8K超高清转播和5G传输技术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
本次亚冬会上,中国不仅在参赛规模上创下历史新高,更在科技应用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实力。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冰雪运动领域的快速发展,更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科技赋能,开启冰雪运动新篇章
随着科技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也日益深远。一方面,科技的应用让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科技也让体育赛事的观赏性大幅提升,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比赛。
对于运动员来说,科技的进步为他们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训练时的数据分析到比赛中的实时监测,科技正在帮助运动员突破自我,创造更好的成绩。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科技的应用让观赛体验更加丰富和便捷。无论是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观看比赛,还是通过智能设备随时了解比赛动态,科技都在让体育赛事更加贴近大众。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本次亚冬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冰雪运动科技方面的实力,更为亚洲冰雪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体育赛事将更加精彩纷呈,体育运动也将以更多元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