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历史遗产保护的创新典范
乌镇:历史遗产保护的创新典范
乌镇,这座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近年来,乌镇在历史遗产保护方面不断创新,成为国内古镇保护的典范。
数字化保护:科技赋能古城更新
乌镇在历史遗产保护中积极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王维等专家探索了在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深入应用CIM平台,为苏州古城建立全方位数字化画像,辅助古城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相关规划和项目的决策。杨滔等通过搭建苏州古城数字孪生系统,探索了场景和技术双轮驱动的数字孪生古城建设模式,解决了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的矛盾,实现了古城的整体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乌镇不仅保护古建筑,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每年春节期间,乌镇都会举办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如水灯会、长街宴等,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年味。水灯会以“自贡花灯”这一非遗技艺,结合乌镇蓝印花布、香市、皮影戏、水阁等不同的非遗内容进行打造。整个灯会由十余组大型灯组组成,分别分布在在乌镇的水、陆、空,整个乌镇华灯辉映。占地7500平方米的龙形田犹如一条龙形蓝印花布铺盖大地,无数星灯组成了乌镇非遗蓝印花布,而在这蓝印花布之上,大型生肖蛇灯以机甲未来风格送来新春的花朵,五彩的蚕花是种桑养蚕的乌镇非遗香市的象征,在蚕花的掩映之下,金蛇腾飞为每位游客衔来如意,新的一年事事如意。
科技融合:打造智慧古镇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乌镇将科技元素融入古镇保护。今年春节期间,乌镇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了新春好运碰一碰AI旅游服务,让游客们通过简单的碰触即可享受专属的AI智慧化服务,还能获得惊喜好礼。在昭明未来书院,游客们可以在AI交互体验区尽情感受科技带来的乐趣,比如AIGC摄影、机械臂写福、机械臂咖啡、机器人拜年等等,通过先进的AI技术,游客们与乌镇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互动,体会到智慧乌镇的独特魅力。
差异化发展:避免“千镇一面”
乌镇的成功还在于其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专家顾洪辉指出,古镇开发最被诟病的现象是“千镇一面”。乌镇通过独特的文化活动和科技融合,成功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例如,乌镇戏剧节近来年邀请了199部世界级剧目上演了700 多场演出,都达到提升古镇魅力的效果,打破了“仅仅一个观光景点”的局限性。
乌镇模式的示范意义
乌镇的历史遗产保护模式为其他古镇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东莞南社古村也通过引进民间资本、聘请专家顾问等方式进行保护开发,开发了“南社人家”“隐香古苑”民宿片区,并恢复百年民俗活动“南社斋醮”等文旅项目,探索出东莞古村落保育活化的“南社模式”。
乌镇的历史遗产保护工作仍在不断推进。未来,乌镇将继续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找平衡,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