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仅是乙种师师长的李际均,为何有资格直提两级去38军当军长?
85年仅是乙种师师长的李际均,为何有资格直提两级去38军当军长?
1985年,李际均由乙种师师长被提拔到38军当军长一事,成为了军队里的一件“特大新闻”。当时的李际均,是解放军第24军71师师长,只是一个正师级干部,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越过两级,直接成为了38军军长,这在整个38军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一件事情。
众所周知,这38军在解放军中是一支特别有名的部队,其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曾经在梁兴初将军的带领下,打出了万岁军的威名,而此后38军的每一任军长,无一不是经过考验,一层一层提拔上来的我军优秀将领。
而在当时整个解放军系统里面,能当38军王牌军的军长,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即使普通军长平调38军当军长,那都算是额外重用了,可现在李际均只是一个师长,居然被中央军委提两级当了38军军长,并且李际均先前担任师长的71师,还是一个乙种师,这和甲种师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例如乙种师的规模一般小于甲种师,虽然其也保留了军队的基本框架,但在人数和武器上都是明显不如甲种师,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担任乙种师师长的李际均,为何还有资格被军委直提两级去38军当军长呢?
事实上当时的李际均,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一个乙种师师长,会获得军委这样的重用,而李际均之所以会被中央军委看重,对他格外提拔,还是因为38军当时所肩负的独特使命。
大家都知道1985年,解放军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这便是在邓小平同志的指挥下,进行了“百万大裁军”,而当时中央军委决定,对现有的35个军中的11个军进行裁撤并取消番号,这也就是说,裁军后的陆军将调整为24个军,并且这24个军将进行合成化调整,变成集团军,当时的38军,正是担负了首批合成集团军试点的任务。
这也就是说,中央军委决定首先拿38军来进行合成化调整,将在原有的步兵师的基础上,新增加一些部队,包括炮兵旅、高炮旅、通信团及防化团、电子部队等等现代化战争所必须用到的作战单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军委领导人们意识到,38军要由原先以步兵为主的陆军升级成为多兵种合成的38集团军,就一定需要一位具备现代化军事思想的带领者,在这种情况下,军委最终不拘一格降人才,将目光标准了李际均。
而中央军委之所以看重李际均,还是因为他在进入军队之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工作了17年,在这17年里,李际均一直从事军事研究,先后担任过研究处长、研究室主任等关键职务,所以李际均从本质上来说,他是解放军中的一位儒将。
当然李际均也不是光会纸上谈兵,他在进入军事科学院工作之前,经历过实战,参加过抗美援朝,所以说李际均将军很特殊,他是先从军事一线到理论领域,接着又从理论领域回到了军事一线。
值得一说的是,正是在军事科学院多年的工作生涯,培养了李际均对军事独到的见解,其在军科工作时,就已经是我军著名的军事战略专家和军事历史学家了。
所以说,重新回归军队一线的李际均,尽管是一个乙种师师长,但他的才能绝对远远不止于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考虑未来38集团军的试点任务时,就想到了他。
毕竟这次军改,重在理论,当时所倡导的,也是理论先行,要提高大家对现代化战争的认识,而做这些事情,李际均无疑是非常拿手,他在上任之后,便带领全军干部一起学习新知识。
例如李际均就发起过一个以歼灭苏军一个师为目标的“集团军战役行动研究”,在这个研究中,李际均调集了很多部队里的理论研究骨干进行专门研究,最后形成了150多篇极其具有影响力的论文,这为全军合成化调整提供了不少帮助,相关成果一直沿用多年。
除此之外,李际均根据集团军在现代条件下作战行动的特点和规律,还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作战原则和战法,而这些成果,后来都是解放军合成化调整的宝贵资料。
可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改编成集团军一事上,李际均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他作为我军以军事理论见长的将领,外国人还给他起了一个别称,说他是解放军中的“克劳塞维茨”,这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向李际均将军致敬,他为中国军队做出的贡献,我们后人是永远不能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