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offer:一位制药工程毕业生的求职之路
从零到offer:一位制药工程毕业生的求职之路
“从零开始”这个词,对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叶陈对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就在大三升大四的那个夏天,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考研,转而准备就业。那时的他,面试经验为零、实习经历为零、校园经历为零,一切似乎都预示着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求职之旅。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成立于2004年,由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建成,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师资力量。制药工程专业更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其前身“化学制药(工学)”专业可追溯至1953年学校建校初期,开创了我国本科层面工科类制药人才培养的先河。专业拥有50名专任教师,其中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24人,92%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这样的学术背景,为叶陈对的求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开放式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专注于生物药发现、开发及生产服务。其临床质保部负责确保临床试验样品的质量和合规性,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叶陈对来说,能够进入这样的部门工作,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职业生涯的良好开端。
从零开始的求职之路并不容易。叶陈对首先面临的是专业知识的不足。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涵盖了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工业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制药工艺学、药物合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这些知识虽然扎实,但与实际工作仍有一定差距。为此,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如罗氏诊断的StartUp人才发展项目,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面试技巧的缺乏也是叶陈对需要克服的难题。他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如BOM(物料清单)、DCR(文档变更请求)、看板(调度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六西格玛(质量控制方法)等。他还深入研究了GMP(良好生产规范)在制药行业的具体应用,以及质量保证的各种方法,如验收抽样、统计过程控制和故障排除研究等。
在一次次的面试中,叶陈对逐渐找到了自信。他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面对专业问题时给出准确的答案。他开始明白,面试不仅仅是展示自己知识的机会,更是展现求职欲望和职业态度的舞台。
最终,当药明生物的offer摆在面前时,叶陈对知道,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从零开始,他不仅获得了心仪的工作,更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自信。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起点不高,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态度积极,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