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土鸡林下养殖防疫指南
秋冬土鸡林下养殖防疫指南
在陇县温水镇的峰山村,生态养鸡场的风景如画,土鸡在林间自由“溜达”,仿佛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随着林下养殖的兴起,这里的养殖模式正悄然改变,带来了一条可持续致富的新路径。
秋冬季节土鸡疾病防控要点
秋冬季节是土鸡疾病高发期,尤其是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科学的防疫技术是确保养殖效益的关键。
气候特点与疾病预防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变大,北方气候干燥多风,南方夜间开始降温,容易引起风寒感冒。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再出现管理不当,就会因感冒激发起家禽更多混感疾病。
环境管理要点
- 处理好晚上通风和保温之间的矛盾。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同时避免冷风直吹。
- 秋季白天因秋老虎温度升高时,更要注意通风管理。合理调节通风口,保持适宜温度。
- 关注窗户地沟等可能引起贼风的地方,防治贼风直吹。确保鸡舍结构严密,避免冷风侵入。
- 加强家禽的营养管理,关注脾胃肝肠的健康,做好适当的脏腑保健。合理搭配饲料,增强鸡只体质。
疾病防治方案
家禽发病时一般出现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流泪流清鼻涕为主要特征的着凉阶段,有的还会表现轻微乍毛、肿头等。此阶段建议多用驰骋风感康——辛温解表,疏风散寒祛湿。
第二阶段: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呼噜,咳嗽阶段。剖检时常见气管内有粘痰。此阶段防治时建议一定配合驰骋甘胆液或驰骋麻杏石甘口服液。
第三阶段:以肺部或气囊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混感阶段,剖检家禽经常看到淋巴滤泡肿大或出血的情况。所以防治时建议用驰骋奇珍颗粒+新力爽——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扶正祛邪、抗痉安神,并配合抗生素消炎。
第四阶段:以心肝肺肾功能衰竭,病毒混感为主的高死淘阶段。此阶段一定要认真观察群体精神状况,及时挑拣淘汰病重个体,对大群可以实施针对性治疗和恢复性用药。
免疫系统激活与营养管理
家禽感冒的防治重在管理,管理的重点重在家禽免疫系统的激活和抗应激管理,所以家禽营养管理和饲料营养的消化转化至关重要。这就意味着家禽脏腑的健康保健和管理同等重要。其次才是预防,例如疫苗防疫和药物预防。最后是治疗,即便是治疗的时候也应该以恢复家禽生长和生产性能为基础,倘若家禽因疾病失去生长和生产能力,也就失去了治疗价值。及时淘汰低产绝产的家禽才能真正减少感冒带来的养殖损失。
禽流感新常态下,如何防控;驰骋种禽疫病防控专家魏老师建议使用药物预防禽流感:
①、蛋种鸡、肉种鸡:每间隔20天使用 驰骋奇珍颗粒+驰骋EAD乳液+养殖安混合使用;一个疗程(3-4天)
②、白羽肉鸡:每间隔10天使用“驰骋奇珍颗粒或双黄连粉/液”+驰骋EAD乳液+养殖安混合使用。一次使用4天。抗菌药物最佳选择“好得快或替嘉康”,可以配合使用达到预防或治疗气囊炎的发生。
③、种鸭鹅、种鹅、肉鸭鹅、肉鹅:每月间隔20天使用“驰骋奇珍颗粒或双黄连粉/液 +驰骋EAD乳液+养殖安混合使用;一个疗程(4-5天)
林下养殖的关键技术
林下养殖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养殖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鸡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选地建舍
选择林木茂密、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鸡舍要通风良好,便于管理。同时要设置围栏,防止土鸡走失。
品种选择
适合林下养殖的品种有九斤红肉鸡、柴鸡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力,且肉质鲜美,市场需求大。
日常管理
- 放牧与补饲结合:白天让土鸡在林间自由觅食,晚上补充适量的配合饲料。
- 卫生防疫: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环境清洁。做好消毒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 健康管理:定期检查鸡只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生态平衡
林下养殖要注意生态平衡,避免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可以通过轮牧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
实际案例分享
温水镇的林下养殖模式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他们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利用闲置空地发展林下养鸡产业。通过科学管理和疾病预防,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温水镇模式
- 组织形式: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 技术支持:统一开展养殖技术指导和疾病防治
- 经济效益:每只鸡4个月左右能长到9-10斤,售价可达150元
- 生态效益:林下养殖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
其他地区经验
全国各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积极探索林下养殖新模式。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发晓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养殖特色鸡,成功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小红书养殖故事
一位90后女性养殖户在大山里坚持养殖五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她的经验表明,林下养殖虽然辛苦,但通过科学管理和坚持,可以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林下养殖不仅是一种养殖模式,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管理和疾病预防,养殖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借鉴成功经验,科学养殖,共同推动林下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