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善取关引热议,《封神第二部》定档大年初一
乌尔善取关引热议,《封神第二部》定档大年初一
近日,导演乌尔善在社交媒体上清空全部关注,包括《封神》系列的主要演员陈坤、黄渤等人,这一举动引发网友热议。与此同时,由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式宣布定档2025年大年初一,为这场备受瞩目的神话史诗巨制再添一抹神秘色彩。
定档大年初一,剑指“最强春节档”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作为2025年春节档的重磅作品,将与多部强片展开激烈竞争。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影片延续了第一部的豪华阵容,费翔、黄渤、于适等主演悉数回归,同时在特效和制作规模上全面升级。
特效升级引发热议
《封神第二部》的特效制作团队来自21个国家,国际化合作为影片带来了世界级的视觉效果。然而,随着预告片的发布,影片的特效效果却引发了两极分化的评价。
有观众对影片的特效表示赞赏,认为其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但也有观众对某些场景提出质疑,比如殷郊的法相被指过于抽象,雷震子的形象设计也引发争议。这些特效场景虽然在技术上达到了高水准,但在视觉呈现上却未能完全满足观众的期待。
剧情改编引发讨论
除了特效争议,影片的剧情改编也引发了观众的热议。有观众认为,影片对原著的改编过于大胆,某些角色的行为逻辑难以理解。例如,姬发在面对闻太师时的犹豫被指“优柔寡断”“恋爱脑”,这与观众对英雄角色的期待有所偏差。
导演回应:特效与剧情的平衡
面对争议,导演乌尔善在多个场合进行了回应。他表示,特效的目的是服务于故事和角色,而不是单纯的视觉展示。以殷郊的法相为例,乌尔善解释说:“殷郊在《封神第一部》里面经历了非常极端的悲剧性事件。被自己亲生父亲杀死,他一定是非常悲哀的。父亲被狐妖所惑,他也会非常愤怒。作为殷商太子,他肩负着拯救天下人的责任感,要充满智慧和威严。所以,我们把他心里这三个最强烈的感情给他视觉化,让他呈现出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性格。”
对于姬发的角色塑造,乌尔善认为:“姬发是保留了善良的本心,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善良。殷寿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姬发则保持了本心,在关键时候选择了善良。姬发做任何的选择都会有一部分死亡,他在两难处境里很艰难地作出了最后的选择,邓婵玉也帮助他作出了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姬发从善良的人成为有智慧的军事统帅的一个很关键的瞬间。”
从《画皮》到《封神》:乌尔善的电影之路
乌尔善导演的电影之路,亦是一个人在快节奏时代,用慢研磨出的独特味道。乌尔善成为导演后的第一个十年,尽管只有三部作品,却奠定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在此之前,他是中国最成功的广告导演之一。2007年,乌尔善为诺基亚拍出被广告界奉为经典的《Original Cool》,别名《啥是HIPPOP》,堪称是当时内地最先锋的创意。
从小学油画,他心中渴望成为一个响当当的艺术家,通过一个个作品表达内心想法。他也实现了这一愿望,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但2006年,他偶然走进电影院,发现彼时的大银幕皆被好莱坞大片霸占,国产电影的排片率低到零。他内心悲愤,跨入电影行业的想法也由此萌生。
他发现在触达用户和影响力层面,电影是当代最重要的艺术类型之一,亦是艺术家纵贯历史的必然选择。走出象牙塔迈向旷野,他想要取得更宽广的连接,更真实的反馈,更朴素的情感共鸣。
《Original Cool》片段
从广告到电影的跨越看似轻易,但却是一个打碎重建的过程。作为一个中国创作者,他想要找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同时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有机结合。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命题。
“我觉得中国的创作者还是要把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讲出来,而且讲清楚!”2011年,乌尔善拿出了第一部作品《刀见笑》,这一年,他已经39岁。当时筹拍《刀见笑》,行业少有人愿意给新人导演机会,但电影上映后,这部以幽默、荒诞著称的先锋武侠喜剧,融合强烈个人风格和独特影片类型,令行业为之一振。独具特色的故事叙述语言和强烈的视觉风格,使乌尔善一举斩获金马奖最佳新人导演奖,锋芒初露。担任《英雄本色》《夜宴》等电影美术指导的叶锦添说:
“不是说它让我很震撼,我觉得有人会这样拍电影,我觉得在中国很少。”
这也促成了二人此后多年的合作。《刀见笑》剧照
拍摄完《刀见笑》后,乌尔善受邀前往20世纪福克斯总部参观。在那里,他近距离接触了专业的制片管理模式和创作模式,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在紧接着的电影《画皮II》中,他引入概念设计和动态预览等工作流程,首开华语电影先河。
《画皮II》开拍前,乌尔善和团队制作了一部60多分钟的动画,以预览最终效果,确保所有人的目标一致。
但这样做费时费力,中国电影史上没人干过,乌尔善却觉得,这才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事实也是如此,拍摄《画皮II》,他有了更充裕的资金,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过往的艺术创作,此刻汇聚成影像,绘画、雕塑与光影紧密结合。
2012年6月28日,《画皮II》在中国内地公映,最终收获7.26亿的票房成绩,刷新了十二项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观众第一次被国产特效震撼,包裹在视觉效果之内的故事脉络、情感传递,观众也大为震惊。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商业电影和艺术表达以及用户接受度之间,乌尔善隐约找到了那条微妙的平衡线。
《画皮II》剧照
《画皮II》成功,乌尔善并没有得意,他反而意识到:机会来了。
那时他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市场号召力,对幻想、动作和史诗类型的电影制作有了经验。《寻龙诀》则在规模、工作流程上更为复杂,但好在团队磨合越来越成熟。
这一次,他采用真3D拍摄,解构电影视觉,以奇幻的画面加上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述,再次震惊行业。
某种程度上,《寻龙诀》的出现,代表着中国“幻想”类型片的进化程度,在2015年拿出这样的作品,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工业提高了一个台阶。
这背后是日拱一卒的积累。拍一部电影,乌尔善研究一门技术。从《画皮II》开始引入概念设计、《寻龙诀》真3D拍摄、《异人之下》真人摹片动画、《封神三部曲》特效化妆、电脑视效、数字角色的尝试拓新……
乌尔善,从不站在原地。钻研视觉、音效表达之外,他也开始更在意故事,在意工作流程,在意制作模式。
《寻龙诀》剧照
从进入电影行业开始,乌尔善并不执着于个人表达,而是跟自己较劲,要成为主流电影导演。
如果说艺术片依赖导演的个人才华,那么将商业片拍成艺术片,并获得大众认可,才是一件更具挑战性的事。
乌尔善始终在寻找一个机会。《寻龙诀》的成功,让乌尔善心中酝酿多年的想法成为现实——拍摄《封神三部曲》。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海报
乌尔善选择《封神演义》的原因很简单。这部中国神话小说里,蕴含了最多的人物、足够史诗,又没有被大力开发成影视作品。
但这也意味着最难的工作。
《封神演义》里拥有多达100多位人物,故事主线虽是武王伐纣,但其他支线故事琳琅满目。仅在剧本阶段,乌尔善就足足筹备了超过4年。
同时如何让数千年前的故事,与当代人产生关系,与当代文化结合,是乌尔善最头疼的事。经过与学者、大众、团队反复推敲,他定下主题:善恶斗争与英雄成长。
一方面是这类故事永不过时,另一方面这也契合了《封神演义》原本的主线思路。
同时,拍摄这种人人心中都有的故事,格外需要巧劲。拍得太像会嫌没新意,拍得不像会被指责没创意。乌尔善决定只讲最核心的部分,是最合适的一种改编。
他向来不打轻松的仗。从选角开始,他打碎重建,用训练营的方式挑选全新的演员阵容,这也促成了《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格外出彩的质子团。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剧照
历史上的“质子”大多被模糊了故事,但在《封神三部曲》中,乌尔善大胆启用新人,亲自培养。饰演姬发的于适就是这样被塑造出来,在此之前他甚至从未有过表演经验。
对于妲己、纣王等人的选角,乌尔善一再斟酌。如果仔细看,《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有不少熟悉的老戏骨,同时又有多次合作过的黄渤、陈坤、夏雨担当了挑战新人物的重任。
姜子牙一反常态,呈现出一种智慧与亲切;元始天尊古典与现代气息并存,仙风道骨之间尽显超然悲悯之姿,申公豹也不再是招牌式的反面人物,反而被
未来展望:中国电影的新高度
《封神》系列不仅实现了电影工业化的突破,还推动了电影艺术的进步,引发国人重新追溯自己的文化根源。乌尔善导演的坚持和创新,为中国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封神第二部》的上映,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将在特效技术和文化传承方面达到新的高度。这场关于善恶、成长与救赎的史诗之旅,将继续在银幕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