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达14年的生态修复规划,湛江要修复些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达14年的生态修复规划,湛江要修复些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shidicn.com/sf_F46EF8F619E94EF3829F5550640BD562_151_66FA58E1101.html

近日,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了《湛江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简称《公示》)。该规划详细阐述了湛江市在未来14年内的生态修复目标和任务,旨在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

《公示》主要内容涉及规划背景、规划范围、规划目标、修复任务等。一起看看部分详细内容吧!


湛江红树林。张由琼 摄

规划背景

湛江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但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活动对陆海生态系统均造成较大影响,陆海生态系统退化风险并存。

2020年,广东省赋予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全新发展定位,提出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加强饮用水源水体保护、加快韧性城市建设、深化流域联防联治、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等生态保护修复要求。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陈北跑 摄

湛江坚持保护优先、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的整体思路,全面分析湛江生态系统现状问题,推进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修复,研究提出到2035年生态保护修复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进一步打响“红树林之城”特色品牌,以高水平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规划范围

湛江市行政辖区,陆域(含有居民海岛)国土空间约1.33万平方公里海域(含无居民海岛)国土空间1.51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湛江市生态安全格局图。

规划目标

至2025年,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现,红树林实现整体保护,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创建成功;海洋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美丽海湾建设持续推进;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好转,热带季雨林修复取得阶段性进展;生态廊道连通性有效提升,重点生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城市韧性进一步提升。

至2035年,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逐步提升;陆海空间和谐发展美丽海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市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显著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基本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

湛江市生态修复分区图。

修复任务

任务一:共建红树林之城
任务二:护卫蓝色国土
任务三:守护广东粮仓
任务四:筑牢生态屏障
任务五:维育河流水系
任务六:提升城市韧性
任务七:构建生物廊道


湛江市生态修复单元图。

重点工程

工程一:打造红树林之城重点工程
工程二:蓝色国土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工程三:农业空间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工程四:生态屏障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工程五:重要流域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工程六:城市生态韧性提升重点工程
工程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工程

近年来,湛江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走进大众视野。


如稀有的中华白海豚在雷州湾海域健康繁衍,其种群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中华白海豚在全世界仅6000多只,其中近千只聚集在雷州半岛近海。研究表明,中华白海豚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


在这里,既可以遇见美丽生灵,也可以在红树林里尽情吸氧。湛江坐拥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有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有林面积达7228公顷,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3%,湛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树林之城”。

北潭红树林。蓝伟强 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