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进攻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它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为铭记这段历史,1991年,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际,沈阳建立了“九·一八”事变历史陈列馆。1997年,陈列馆进行扩建,新馆于1999年9月18日落成并对外开放,更名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扩建后的博物馆总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9180平方米,成为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及东北抗战历史的专题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的“白山黑水”主题设计,象征着东北大地。序厅内矗立着一座金字塔形卧碑,象征着抗日英灵浩气长存。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通过500余件历史文物、资料和100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系统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近年来,博物馆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完成馆藏文物数字化预防性保护工程,1009件藏品实现数字化,其中423件制作了3D成像。同时,博物馆还建成了10个多媒体沉浸式技术应用展览陈列场景,让参观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和教育活动。例如,在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举办了志愿者宣誓上岗仪式、主题交流分享会以及“同心筑梦 艺展芳华”文艺汇演等活动。小志愿者们演出的抗战历史舞台剧《黑土英魂》更是深受观众好评。
据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博物馆接待游客21.13万人次,同比增长26倍。2025年2月6日接待游客1.38万人次,同比增长42.6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博物馆获得来自民间收藏家詹洪阁捐赠的14件珍贵文物史料。这些1932年至1942年间日本出版的宣传画页,真实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进而侵略北京、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罪行,成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不可辩驳的铁证。
每年9月18日,社会各界都会在这里举行撞钟鸣警仪式,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参观,我们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在这个寒假,不妨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接受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