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火腿:从传统特产到“金名片”的华丽转身
金华火腿:从传统特产到“金名片”的华丽转身
金华火腿,这枚深深烙印在金华大地上的红白印记,其制作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火腿,产金华者佳”,这一记述不仅奠定了金华火腿的行业地位,也见证了其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代表,金华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驰名中外,早在清朝就已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近年来,金华火腿产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通过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建设,成功转型升级为地方“金名片”。
产品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金华火腿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火腿冰淇淋,将传统火腿的咸香与现代冰淇淋的甜味巧妙结合,一经推出便成为抢手货。公司总工程师马晓钟表示,这款产品经过近一年的研发和严格品质测试,目前市场反应良好。接下来,公司还将陆续推出火腿饼干、火腿八宝粥等创新产品。
为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金华火腿企业纷纷组建年轻设计团队,研发火腿酱油、火腿面条、火腿蛋糕等新产品。珍其源两头乌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两头乌小笼包一度供不应求,展现了传统食材在现代饮食中的巨大潜力。
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金华火腿产业积极拥抱新技术。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在金华地区布局智能分拣、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技术设备,建立了标准化服务流程。特别是在年货节期间,通过“车等货,货满即发”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单日最高超数千万件的吞吐能力,大幅压缩了包裹在途时间。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金华火腿企业还建立了全程可追溯体系。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产品的“前世今生”。
品牌建设:政府引领产业振兴
金华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产业的发展,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印发了《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年,全市两头乌能繁母猪存栏6200余头、出栏6.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8%和53%;火腿产量达350万条,同比增长33%。
为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金华市争取中央、省级两头乌补助资金6010万元,用于良种繁育和保种体系建设。同时,依托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两头乌数字保种库、资源鉴别方法平台等多层次保种体系。
乡村振兴:产业带动共同富裕
金华火腿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2023年金华火腿产业年产值达25亿元,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万人。同时,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金华火腿企业与当地养殖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农户的养殖收入。
以两头乌猪为IP的“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成功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体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自开园以来,游客接待量已超过190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高达1.86亿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金华火腿的成功转型,不仅展现了传统特色产业在新时代的活力,也为其他地方特色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建设,金华火腿正从一个传统特产转变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