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管理,你了解多少?
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管理,你了解多少?
近10年来,污水处理厂安全事故频发,据统计,2013-2022年间,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95起、死亡357人。其中,污水处理系统相关事故41起、死亡156人,中毒和窒息事故占比高达96.8%。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
主要风险因素
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中毒窒息、坍塌、淹溺、爆炸、触电、透水等,其中最致命的是中毒窒息事故。据统计,70%的污水处理厂事故为中毒窒息事故,主要由硫化氢和沼气引起。硫化氢引起的中毒事件占总事故数的57%,沼气引起的窒息事件占31%。
安全管理措施
制度建设
污水处理厂应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清晰明确、便于操作的责任制,并定期更新。同时,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法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签订,明确各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教育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相关人员还需通过考核。
现场管理
污水处理厂应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十不准”规定,特别是在清理清淤、检维修等关键环节。同时,要加强巡检制度,对关键设备和环节定期检查,确保管道畅通、设备正常运行。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做好个人防护。
应急处置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应急救援预案,设置明显的疏散指引标志,保持通道和出口畅通。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并定期检查维护。应急预案应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护器具。
数字化管理创新
为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污水处理厂可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例如,通过二维码巡检系统,巡检人员只需扫描设备或位置的二维码,即可获取详细信息和检查项目,确保巡检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结语
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到应急处置全方位落实。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