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取表字,为何多见“伯仲叔季”这4字?看完恍然大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取表字,为何多见“伯仲叔季”这4字?看完恍然大悟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7830773_121205324

在阅读《三国演义》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存在微妙的差别。比如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更有趣的是,许多名人的“字”开头往往相同,如孙权字仲谋,司马懿字仲达,程昱字仲德;孙策字伯符,姜维字伯约,司马朗字伯达。这种现象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什么是表字?

表字,也称字,是除本名外用来表示个人德行或本名含义的字。这一传统源远流长,至今仍有人沿用。古人认为直呼其名有失敬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通常只有在成年后,才能取字。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女子十五岁行及笄礼,即为成年。《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如何取表字?

表字的取法其实很简单,可以是本名的含义延伸,也可以是本名的对立,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例如,诸葛亮字孔明,黄忠字汉升,赵云字子龙,这些人物的名与字之间往往存在紧密的关联。

“伯仲叔季”为何常见于表字?

“伯仲叔季”这四个字在古人的表字中频繁出现,其实与兄弟排行的次序密切相关。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这种用法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以孙坚的四个儿子为例:大儿子孙策字伯符,二儿子孙权字仲谋,三儿子孙翊字叔弼,四儿子孙匡字季佐。这种排行方式不仅限于字首,有时也会出现在字尾。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还有一种“嫡长为伯,庶长为孟”的说法。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即为嫡长子,可用“伯”字;如果是非正妻所生的庶子,则用“孟”字。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遵循这一规则。

综上所述,“伯仲叔季”这四个字在表字中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排行次序的重视,更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家族文化与礼仪传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