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来袭!科学烹饪储存指南
李斯特菌来袭!科学烹饪储存指南
李斯特菌:冰箱里的隐形杀手
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它最令人担忧的特性是在极端低温条件下仍能生存和繁殖,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冰箱杀手”。这种细菌能在0-45℃的温度范围内生长,特别在4℃的冷藏温度下也能长时间存活。
李斯特菌通过食物链广泛传播,可污染肉类、乳制品、蔬菜等多种食品。当这些被污染的食品未经适当处理或保存时,就可能成为人类感染李斯特菌的源头。感染后,轻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可能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孕妇感染李斯特菌还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感染等严重后果。
污染案例频发,食品安全堪忧
近年来,李斯特菌污染食品的事件屡见不鲜。2024年5月,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现一批预包装冷冻鸭翅样本中检出李斯特菌,超过《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标准。同年6月,美国Totally Cool公司因可能的李斯特菌污染召回了68种冰淇淋产品,涉及多个知名品牌。这些事件凸显了李斯特菌对食品安全的严重威胁。
科学烹饪储存,远离细菌侵害
1. 高温加热是关键
李斯特菌在高温下容易被杀死。煮沸、煎炒、蒸煮等方法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将食物加热至74°C(165°F)以上,能够杀死大多数李斯特菌。尤其是肉类、禽类和海鲜,确保其内部温度达到这一标准。烹饪时保持足够的时间,即使食物表面看似熟透,内部温度也可能未达到杀菌要求。
2. 低温储存延缓繁殖
尽管李斯特菌能够在低温下生长,但将食物保持在0°C以下的冰箱中可以延缓其繁殖。储存食物时要保持冰箱的温度在4°C以下。冷冻食品虽然不能杀死李斯特菌,但可以防止其繁殖,适合长期保存食物。
3. 保持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厨房设备、刀具、砧板、餐具等要经常清洁消毒。使用温水和洗涤剂清洗表面,再用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定期清洁冰箱内壁及其他储存食物的地方,避免细菌滋生。
4. 生熟分开储存
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储存,尤其是在冰箱里。使用不同的容器和隔离措施,防止生肉、未熟食物与熟食直接接触。避免用同一刀具切生食和熟食。
5. 选择安全食材
选择有良好卫生和安全标准的食品来源,尽量避免购买未经充分加工、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生食海鲜、未经处理的肉类等。食物包装要完好无损。购买新鲜食材,尽量避免食用过期或接触过污染源的食物。
特殊人群需格外警惕
孕妇、老人、婴儿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感染李斯特菌的风险更高。因此,高危人群应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肉类、未经过巴氏消毒的乳制品以及未经过彻底加热的海鲜等食物。尽量避免食用预先准备好的沙拉、冷盘、即食肉类等,尤其是从不知名来源购买的即食食品。
通过采取上述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李斯特菌感染的风险,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食品储存条件,定期清洁冰箱,选择安全的食材来源,都是防止李斯特菌污染的关键环节。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冰箱杀手”的威胁,享受健康安全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