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部出手!小学生霸凌后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部出手!小学生霸凌后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引用
光明网
9
来源
1.
https://health.gmw.cn/2025-01/21/content_37810610.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5A09OU200
3.
https://www.zhixinwei.org/page146?article_id=2430
4.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6/t20240619_5759615.shtml
5.
https://www.ictdedu.cn/sknews/jcjyck/neirong/n20240611_84640.shtml
6.
http://www.gongyibaodao.com/shgz/22422.html
7.
https://www.psy0898.com/m/view.php?aid=5924
8.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251047975.html
9.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fd3550e4b09dde337fd8b4.html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强调及时对校园欺凌者尤其是被欺凌者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这一政策的出台,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安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干预,成为学校和家庭亟待解决的课题。

01

心理干预:从理解到行动

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及时的心理干预对于受害者和施害者都至关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霸凌事件中的旁观者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保护者、欺凌协助者、煽风点火者和置身事外者。其中,保护者的行为策略多样,包括直接果断型保护、攻击型保护、安慰受欺凌者、报告权威和计谋型保护等。

研究发现,采用非攻击型保护策略的青少年,如安慰受欺凌者或将事件报告给老师,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心理适应效果。而攻击型保护策略,如推搡、踢打或辱骂欺凌者,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制止霸凌,但会带来较高的风险,可能导致保护者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目标。

02

建立系统干预体系

借鉴英国经验,建立完整的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包括:

  1. 政策法规:制定明确的校园欺凌防治政策,从预防、应对和监督三个层面进行规范。

  2. 多元主体参与:构建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形成合力。

  3. 反欺凌项目:开展以学校为核心的反欺凌项目,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同理心和保护意识。

  4.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哪些保护行为是安全的,哪些存在风险,共同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03

实用建议:从证据收集到沟通协调

当校园霸凌事件发生时,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证据收集:引导受害者收集相关证据,如伤痕照片、被损坏物品、监控视频、聊天记录等。

  2. 与学校沟通:及时与班主任、校方管理人员联系,如实反映情况,要求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霸凌行为。

  3. 法律咨询: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了解维权途径。如果霸凌行为涉嫌违法,应果断向公安机关报案。

  4. 情感支持:给予受害者充分的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被理解。

04

家庭教育:预防霸凌的第一道防线

家庭教育在预防校园霸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当的教育方式,如打压式教育、家庭暴力、过度唠叨等,都可能成为孩子被霸凌的根源。家长应该:

  1. 建立平等沟通: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

  2. 培养自信心:通过正面鼓励和表扬,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 教授自我保护:教会孩子识别和应对霸凌行为,同时也要避免成为霸凌者。

  4. 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

校园霸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心理干预和系统的预防机制,我们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