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昀演绎范闲:从迷茫到觉醒
张若昀演绎范闲:从迷茫到觉醒
在《庆余年第二季》中,范闲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假死事件。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已命丧黄泉时,这位智谋过人的年轻人却在暗中布局,不仅成功脱困,还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在庆国棋局中的位置。这场假死事件,成为了范闲从迷茫走向觉醒的关键转折点。
迷茫的棋子
在第一季中,范闲更像是一个被动的棋子。他虽然聪明机智,但在复杂的权谋斗争中,更多时候是在被动应对。无论是与长公主的较量,还是在悬空寺的危机,范闲的行动往往是在危机降临后的自救。
张若昀通过细腻的表演,完美诠释了范闲内心的挣扎。在得知自己身世真相后,范闲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不仅要面对自己是庆帝私生子的事实,还要处理与养父范建、干爹陈萍萍之间的复杂关系。张若昀用略带迷茫的眼神和犹豫的语气,展现了范闲在亲情与权力之间的痛苦抉择。
主动出击的谋士
进入第二季,范闲开始展现出主动布局的能力。他不再满足于仅仅自保,而是开始尝试改变这个充满不公平的世界。这一转变在多个关键情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假死事件中,范闲利用庆帝对自己的信任,成功制造了一个让各方势力都信以为真的死亡假象。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不仅让他暂时摆脱了追杀,更让他有机会重新评估各方势力的动向。张若昀在表演中加入了许多细节,比如在假死前的微笑,透露出范闲内心的自信和从容。
与庆帝的关系变化,也是范闲成长的重要标志。从第一季中几乎不跪的范闲,到第二季中在庆帝面前下跪,表面上是屈服,实则是策略性的示弱。张若昀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展现了范闲内心的倔强和底线。这种外在屈服但内心坚定的状态,正是范闲从迷茫走向觉醒的体现。
表演细节见真章
导演孙皓对张若昀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已经完全融入了范闲这个角色。在诬告林相那场戏中,范闲的微笑被导演称赞为“太范闲”——那种既带着嘲讽又不失从容的微笑,完美展现了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
编剧王倦也提到,张若昀在表演中加入了许多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比如在处理与太子的关系时,范闲既保持警惕又不失风度的平衡感,正是张若昀对角色心理的精准把握。
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范闲的成长之路,本质上是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转变。第一季中,他更多关注的是个人的生存和家人的安全。而在第二季中,当他目睹了更多不公平和不公义后,他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这种转变在张若昀的表演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最初的犹豫和迷茫,到后来的坚定和从容,张若昀通过眼神、语气和肢体语言,展现了范闲内心的蜕变。正如编剧王倦所说,范闲在第二季中完成了从一个棋子到下棋人的转变,而张若昀的表演则让这一转变显得自然而真实。
范闲的故事还在继续,但通过第二季的成长,他已经从一个迷茫的青年,蜕变成一个敢于挑战权贵、为弱势群体发声的英雄。正如他母亲叶轻眉所期待的那样,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