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用AI玩转节目传播新花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用AI玩转节目传播新花样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以创新方式将唐诗转化为唯美的国风动画。这部200集的动画片不仅在国内掀起观看热潮,更在海外引发广泛关注,成为AI技术在节目制作中创新应用的典范。
《千秋诗颂》的成功并非偶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AI技术应用方面持续领跑,通过自主研发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实现了AI全流程制作。该模型经过大量国画、古诗词训练,能够准确理解“国风、唐代、写意、工笔画”等传统文化词汇,生成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美术素材。
在节目制作领域,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开创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千秋诗颂》首播六集节目收视率在全国所有上星频道动画片中高居第一,累计触达观众9441.3万人次,央视频客户端直播观看量达1318.2万人次。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AI技术在节目制作中的巨大潜力。
在国际传播领域,AI技术同样展现出强大的赋能作用。总台推出的《来龙去脉》系列微纪录片,采用AI全流程译制技术,实现了从声音识别、文本翻译到声线克隆的全链条智能化处理。该片不仅推出了英文版,还制作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个语种版本,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
专家普遍认为,AI技术为媒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胡事民指出,《2024中国·AI盛典》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等先进技术与文艺呈现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感受AI魅力,是一台兼具趣味性和权威性的高规格盛典。
然而,AI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何确保技术向善发展,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认为,AI不会替代人类艺术家,反而会为艺术家的想象力打开全新空间。AI进入艺术教育领域,将培养出新一代的创意人才。
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继续发挥“头雁”效应,深化“5G+4K/8K+AI”发展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媒体传播力。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所说,总台将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与媒体创意相融合的新质传播力,积极实施人工智能治理媒体行动,与各界共同努力,用AI构建美好的世界家园。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节目制作和传播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媒体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更为全球媒体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