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史上最强奥数题:连陶哲轩都栽跟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史上最强奥数题:连陶哲轩都栽跟头!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book.qq.com/kol/88abe80924992911
2.
https://m.qidian.com/ask/qgtbpclsken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6%E5%93%B2%E8%BD%A9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6%95%B0%E5%AD%A6%E5%A5%A5%E6%9E%97%E5%8C%B9%E5%85%8B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9%99%85%E6%95%B0%E5%AD%A6%E5%A5%A5%E6%9E%97%E5%8C%B9%E5%85%8B
6.
https://book.qidian.com/info/1041476856/
7.
https://www.cnblogs.com/Eufisky/p/18393707

1988年,一道数学题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上横空出世,难倒了众多数学精英。这道题不仅让澳大利亚数学奥林匹克议题委员会的六个成员和四位顶级数论专家束手无策,就连天才数学家陶哲轩也只得了1分。然而,一位保加利亚选手却凭借一种名为“韦达跳跃”的独特解法赢得了特别奖。这道被誉为“史上最难奥数题”的题目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如此特别?

01

题目与难度

这道题目的具体内容是:设正整数(a)和(b),满足(\frac{a^2 + b^2}{ab + 1})为整数,证明这个整数必为完全平方数。

这道题的难度在于其看似简单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刻的数学原理。澳大利亚数学奥林匹克议题委员会的六个成员在讨论这道题时都未能解决,他们向主办国澳大利亚的四位最好数论专家求助,专家们经过一番苦战也未能解出。尽管如此,这道题还是被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选中,成为了当年竞赛的第6题。

02

“韦达跳跃”:天才的解法

保加利亚选手Emanouil Atanassov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解法,他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韦达跳跃”的技巧。这种解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反证法和韦达定理,通过构造新的解来产生矛盾。

具体步骤如下:

  1. 假设(\frac{a^2 + b^2}{ab + 1} = k)不是完全平方数
  2. 设(c)和(d)是满足条件的一组最小正整数解,且(c \geq d)
  3. 通过因式分解得到(c^2 - kcd + d^2 - k = 0)
  4. 利用韦达定理,设对应二次方程的另一组解为(e),则(e + c = kd)
  5.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证明(e)也是正整数,且(e < d)
  6. 这与(c)和(d)是最小解的假设矛盾,因此原假设不成立

这种解法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跳跃”式的构造,找到了更小的解,从而推翻了最初的假设。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当时令人眼前一亮,也为后来的数学竞赛选手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03

陶哲轩的“滑铁卢”

这道题对于当时年仅12岁的陶哲轩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尽管他已经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铜牌、银牌和金牌,成为这些奖项最年轻得主的记录保持者,但这道题还是让他栽了跟头。

陶哲轩在1988年IMO中只得了1分,这与他平时的优异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经历也从侧面证明了这道题目的难度。不过,这次挫折并没有影响陶哲轩的数学之路。他继续在数学领域深耕,最终在24岁时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终身教授,并在31岁时获得了菲尔兹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04

对数学竞赛的影响

这道题对后来的数学竞赛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推动了“韦达跳跃”这种解题方法的应用,也促使数学竞赛组织者更加重视题目的深度和难度。这道题的成功也鼓励了后来的竞赛题目设计者,让他们敢于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此外,这道题还对数学竞赛选手的培养和选拔产生了影响。它提醒教练和选手们,数学竞赛不仅仅是计算能力的比拼,更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较量。这种认识推动了数学竞赛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为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05

结语

1988年IMO第6题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难奥数题”,不仅因为它本身的难度,更因为它对数学竞赛和数学教育的深远影响。这道题告诉我们,数学的魅力在于不断挑战人类的思维极限,而真正的天才不仅在于解决问题,更在于创造新的解题方法。正如这道题所展示的,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背后,可能藏着令人惊叹的数学之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