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杂谷”科技大揭秘:从试验田到全球推广的创新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杂谷”科技大揭秘:从试验田到全球推广的创新之路

引用
中国农业新闻网
6
来源
1.
https://www.farmer.com.cn/2024/10/29/wap_99968347.html
2.
http://www.hbjjrb.com/system/2024/12/05/102007119.shtml
3.
http://www.agri.cn/sj/scdt/202501/t20250123_8708071.htm
4.
https://www.nnjnwg.com/html/2024/jituanyaowen_0929/1732.html
5.
http://www.xtagri.com/index/news-210.html
6.
http://huanqiusdw.com/?list_68/3679.html

“张杂谷”系列品种的最新突破,不仅展现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实力,更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赵治海及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

01

从零到一的突破:赵治海的科研之路

1982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赵治海回到张家口市农科所工作,开始了他的谷子杂交育种研究。当时,谷子产量低、种植费工,许多科研单位都放弃了这一方向。但赵治海坚信,谷子作为我国传统粮食作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带领团队一头扎进试验田,开始了漫长的科研征程。

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赵治海团队终于发现了第一个光温敏雄性不育株。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它比常规谷子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600公斤,实现了谷子杂交领域的重大突破。

02

产业化应用:从试验田到大田

“张杂谷”的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其推广到大田生产中,让农民真正受益,是赵治海团队面临的又一挑战。

2007年,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与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科企合作,开启了“张杂谷”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时代。巡天农业依托企业的市场资源和销售渠道,打通了研产销供需链,有效提高了谷子单产。

目前,“张杂谷”在全国16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4000万亩,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节水80亿立方米。2024年推广种植面积突破400万亩,占全国谷子种植面积的59%。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赵治海团队的持续创新和企业的有力支持。

03

科技创新:持续领跑全球

赵治海团队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他们相继培育出“张杂谷2号”“张杂谷5号”等多个优质品种,其中“张杂谷5号”创造了亩产811.9公斤的世界纪录。

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赵治海团队还开发了多个具有不同优势的品种。例如,“张杂谷13号”不仅高产,而且香味浓郁、口感好,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这些品种的推出,进一步扩大了“张杂谷”的应用范围。

04

国际视野: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张杂谷”的成功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目光。联合国粮农组织将2023年定为“国际小米年”,并把“张杂谷”作为南南合作核心项目向全球推广。

目前,张家口市农科院已在非洲多个国家开展杂交谷子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赵治海表示,希望谷子在盐碱地等边缘土地的种植面积超过2亿亩,能增产上百亿公斤粮食,总产量能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

05

未来展望: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未来,赵治海团队已经制定了新的目标。他们正在研发抗旱、耐盐碱、高产的新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同时,团队还在探索谷子的多元化利用,如开发饲用谷子,为推动我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思路。

“张杂谷”的成功,不仅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典范,更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赵治海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们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更多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