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护心:中医食疗预防脑动脉硬化
秋冬护心:中医食疗预防脑动脉硬化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中医食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来预防脑动脉硬化。例如山楂降脂粥能降低血脂,天麻鱼头汤有助于平肝潜阳,黑木耳炒洋葱改善血液循环,枸杞菊花饮补肝肾明目,玉米须冬瓜汤则可利水消肿。这些食疗方法不仅美味,还能帮助维护血管健康,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高发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变化频繁,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据统计,2022年台湾国民十大死因中,心脏病、脑血管及高血压相关疾病分别高居第2、第5和第7名,三者合计占比接近22%。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在秋冬季节发生心血管事件。
中医认为,秋冬季节阳气内敛,人体气血运行减缓,加上外界寒冷刺激,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流不畅,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尤为重要。
中医食疗方案推荐
天麻鱼头汤
材料:天麻10克,杏鲍菇500克,黑木耳50克,老母鸡一只,水4000毫升,姜片、葱段适量,胡椒粉、盐8克。
做法:
- 天麻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 杏鲍菇、黑木耳洗净切片,老母鸡切块
- 锅中加水,放入杏鲍菇、黑木耳、老母鸡、姜片葱段,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
- 炖煮过程中加入天麻,继续炖1小时
- 最后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天麻具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预防中风。此汤适合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山楂降脂粥
材料:山楂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 山楂洗净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 将山楂和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粥
- 粥成后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山楂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此粥适合高血脂、动脉硬化患者食用。
黑木耳炒洋葱
材料:黑木耳50克,洋葱一个,大蒜两瓣,盐适量。
做法:
- 黑木耳提前泡发,洗净撕成小朵
- 洋葱切丝,大蒜切片
- 热锅凉油,先炒香大蒜,再加入黑木耳和洋葱翻炒
- 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黑木耳富含胶质,能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洋葱含有前列腺素,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此菜适合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食用。
枸杞菊花茶
材料:枸杞10克,菊花5克,冰糖适量。
做法:
- 枸杞和菊花洗净
- 用开水冲泡,加入冰糖调味
- 盖上盖子焖5分钟后饮用
功效:枸杞补肝肾,菊花清肝热,此茶能改善视力模糊、头晕等症状,适合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饮用。
玉米须冬瓜汤
材料:玉米须30克,冬瓜200克,盐适量。
做法:
- 玉米须洗净,冬瓜去皮切块
- 将玉米须和冬瓜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汤
- 煮至冬瓜熟透,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玉米须有利尿作用,能帮助降低血压,冬瓜富含钾元素,能促进钠离子排泄。此汤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
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结构:遵循“一多三少”原则,即多纤维(五谷根茎、蔬果)、少糖、少油、少盐。推荐食用菠菜、洋葱、芹菜等护心蔬菜,以及香蕉、草莓等护心水果。
食用方式: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时尽量选择蒸、煮、炖等健康方式,减少油炸和煎炒。
生活习惯:注意保暖,避免温差过大。保持规律运动,如慢跑、健走等有氧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定期按压风池穴、曲池穴等穴位,有助于降压和改善血液循环。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善,可以有效预防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