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曼哈顿计划揭秘:原子弹背后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曼哈顿计划揭秘:原子弹背后的秘密

引用
搜狐
14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44103782_121720327/?pvid=000115_3w_a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094341671122935
3.
https://ecas.cas.cn/xxkw/kbcd/201115_146563/ml/xxhzlyzc/202412/t20241219_5043001.html
4.
https://m.sohu.com/a/808297020_121166495/?pvid=000115_3w_a
5.
https://fddi.fudan.edu.cn/cf/7d/c21253a708477/page.htm
6.
https://m.toutiao.com/w/1791402966861834/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4%BD%8D%E4%B8%80%E9%AB%94_(%E6%A0%B8%E8%A9%A6%E9%A9%97)
8.
https://www.gq.com.tw/article/%E6%9B%BC%E5%93%88%E9%A0%93%E8%A8%88%E7%95%AB-catchplay
9.
https://tele.ofweek.com/2024-12/ART-8320512-8420-30652353.html
10.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5bdcdda5d2c2495a82124188d027a6a6!!wm_id=86d36f5823ad40099b821718dde25c2f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E%9F%E5%AD%90%E5%BC%B9
12.
https://www.crntt.com/doc/1064/2/6/3/106426357.html?coluid=7
13.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88001.htm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AF%E7%89%B9%C2%B7%E5%A5%A5%E6%9C%AC%E6%B5%B7%E9%BB%98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三天后又在长崎投下了“胖子”,这两颗原子弹不仅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开启了人类的核时代。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它不仅涉及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还隐藏着无数鲜为人知的秘密。

01

从一封信到一项绝密计划

1939年8月,一封由爱因斯坦签名的信件被送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办公桌上。信中警告称,德国可能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炸弹,其威力足以在瞬间摧毁一座城市。这封信成为了曼哈顿计划的起点。

然而,这个计划的初期并不顺利。最初成立的铀咨询委员会仅获得了6000美元的经费,这对于一个需要大量资源的核武器研发项目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直到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美国才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并赋予其最高优先权。

02

核心技术突破:从铀矿到原子弹

曼哈顿计划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如何从铀矿中提炼出可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铀235。在自然界中,铀235的含量不到1%,而其余99%以上都是无法发生核裂变的铀238。如何将这少之又少的铀235从大量的铀矿中精准地筛选出来,成为了摆在科学家们面前的一道极为棘手的难题。

科学家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最终采用了气体扩散和电磁分离等技术。其中,橡树岭工程就是专门负责生产铀235的关键地点。与此同时,费米领导的团队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铀—石墨原子反应堆,为原子弹的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03

“小工具”与三位一体试验

1945年7月1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试验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进行。这次代号为“三位一体”的试验中,一个被称为“小工具”(The Gadget)的内爆式钚弹被引爆,产生了相当于2万吨TNT当量的爆炸力。

这次试验的成功为随后在日本投放原子弹铺平了道路。值得一提的是,长崎投放的“胖子”原子弹采用了与“小工具”相同的内爆式设计。

04

科学家们的道德困境

在曼哈顿计划中,科学家们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困境。他们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工作可能帮助结束战争,另一方面又担心这种毁灭性武器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这种内心的挣扎在《曼哈顿计划》这部美剧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剧中的主角法蘭克溫特是一位内心充满道德挣扎的叛逆科学家,而查理伊薩克则是一位一心想要闯出名声的年轻科学家。他们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在洛斯阿拉莫斯这个神秘小镇上,日以继夜地进行着研究,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保密责任。

05

历史的启示

曼哈顿计划不仅是一项科学工程,更是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做出的战略决策。它展示了科技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正如奥本海默在目睹原子弹爆炸后所引用的《薄伽梵歌》中的诗句:“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句话既是对人类科技力量的惊叹,也是对这种力量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深刻反思。

曼哈顿计划的历史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永远伴随着责任和选择。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确保科技的发展能够真正造福人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