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头雁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修水县“头雁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修水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实施“头雁班”培训项目,成功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头雁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头雁班”是修水县为提升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而实施的一项创新举措。项目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培训村党支部书记3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
“头雁班”项目采取“理论学习+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的模式,不仅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还组织学员赴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分享成功经验。通过系统培训,村支书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探索: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头雁班”项目的推动下,修水县各村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以松林村为例,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弟的带领下,该村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成立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等高附加值作物,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不足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0余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白岭镇,村党支部书记雷成旦则带领村民走上了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白岭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
对比分析:修水模式的特色与优势
与山东省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模式相比,修水县的“头雁班”项目具有以下特色:
更加注重人才培养: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村支书能力,发挥其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更加灵活的发展模式:鼓励各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探索适合本地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更加突出的群众参与: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实现共同发展。
经验启示:党建引领是关键
修水县“头雁班”项目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以有效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村支书队伍,对于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集体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条件,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避免“一刀切”。
群众参与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可以有效调动村民积极性,实现共同发展。
修水县“头雁班”项目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村集体经济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机制;部分村支书在项目运营和市场开拓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升。
未来,修水县将继续深化“头雁班”项目,进一步提升村支书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为村集体经济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修水县“头雁班”项目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培养一批优秀的村支书,不仅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