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蔡元培:如何改变北大命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蔡元培:如何改变北大命运?

引用
网易
6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HE14D605566FH1.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4%A1%E5%85%83%E5%9F%B9/119206
3.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8%94%A1%E5%85%83%E5%9F%B9
4.
https://news.pku.edu.cn/bdrw/137-115798.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4%A1%E5%85%83%E5%9F%B9
6.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1116/%E5%8E%9F%E5%8C%97%E5%A4%A7%E6%A0%A1%E9%95%B7%E8%94%A1%E5%85%83%E5%9F%B9%E9%80%9D%E4%B8%96

1916年的北京大学,还笼罩在一片陈腐保守的氛围中。这所成立于1898年的中国近代首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此时却更像是一个“官僚养成所”。学生多为官宦子弟,以升官发财为目的;教师可以公开赌博嫖妓,学校甚至被民间冠以“赌窟”、“探艳团”的恶名。文科基本上被桐城派与“文选”派垄断,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封建气息。

就在这时,48岁的蔡元培临危受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这位曾留学德国、深受现代教育理念影响的教育家,决心彻底改变北大的命运。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在就任校长的演讲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可以看作是北大精神的第一道闪光。他强调:第一,大学是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的机构;第二,学生不应当“专己守残”,既要专精又要博雅,注重人格修养;第三,大学应当有思想学术的自由。“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所以为大也。”这句话,道出了大学的本质所在。

蔡元培的改革理念深受德国教育家洪堡的影响。他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他明确提出,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

为了落实这些理念,蔡元培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他首先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提出“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放开胸怀,聘用各方才俊。在他的主导下,北大任用教员着眼于学问,不受政治、派系或者其他非学术因素干扰,只要有学问,言之成理,哪怕观点对立,都可以在北大立足。

最能体现蔡元培气度胸襟的,莫过于他对陈独秀的破格录用。1917年1月,蔡元培亲自登门拜访陈独秀,邀请他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当时陈独秀正在专心办《新青年》杂志,起初并不领情。但蔡元培的诚意最终打动了陈独秀,使他决定将《新青年》搬到北京来办。这一决定,直接促成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

在蔡元培的主导下,北大不仅引进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同时也保留了刘师培、黄侃等旧派学者。这种“兼容并包”的态度,使北大迅速成为各种学派、思潮与主义交锋的平台。马寅初、陶履恭、王星拱、陈大齐等一大批有学问、有特色的学者汇聚于此,为各个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师生的道德水准,蔡元培还倡导成立了“进德会”,要求会员做到不嫖、不赌、不娶妾,不当官吏、不做议员等,一度吸引了1000多名会员。但他并不满足于单纯的道德整顿,而是致力于将北大打造成一所真正的现代大学。

在课程体系方面,蔡元培推行选科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他提出“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这种区分,明确了大学的学术定位,避免了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所。

蔡元培的改革,使北大在短时间内就聚集了当时中国最有学问、最有思想、最有激情与抱负的一批知识分子,形成了各种学派、思潮与主义交锋的平台。北大也从一个官僚养成所,转变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标杆。

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不仅改变了这所学校的命运,更为中国高等教育树立了典范。他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至今仍是北大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已经成为一代代北大人记忆最深的警句,也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北大校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