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怎么一步步失去首都地位的?后来有2次机会差点重新立为首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怎么一步步失去首都地位的?后来有2次机会差点重新立为首都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9120104_121622944

西安,这座曾作为秦、汉、隋、唐等朝代首都的城市,在唐朝灭亡后为何逐渐失去了其首都地位?历史上,它又曾两次与重新成为首都的机会擦肩而过。本文将从气候变迁和地理条件等方面,深入探讨西安地位变迁的历史脉络。

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王朝不断更替,但是在最开始的上千年时间,我国古代王朝的都城一直在西安,从秦朝定都咸阳,到汉代定都长安,隋唐时代都城仍然是西安。而为啥到了唐朝灭亡后,西安就一步步失去了首都的地位呢?在秦汉时代,当时的关中那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区,而西安处在关中的核心,自然是稳坐首都的宝座。但是到了后来西安出现了两个致命的缺陷。

一是,气候越来越干燥,从唐代末期开始,西北的气候越来越干燥,这样的情况下,雨水稀少,原本的关中粮仓优势不在。在唐代以前,首都定在西安,在关中产的粮食完全可以供给首都的用度,丝毫不需要外运粮草。但是气候一干燥,关中的粮仓不稳,而首都的补给越来越困难。因此,在隋炀帝时代,为啥冒死也要开通大运河向北方运粮,其实就是为了运粮到首都,这就是漕运。

第二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关中的地形,中华东低西高,关中属于第二级上。即使通过水运,将粮食运到西安,那由低运到高,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花费巨大的人力不说,还得不偿失,于是,往长安运送粮草的成本越来越大。所以,在唐代,虽然长安还是首都,但是实际上政府长期是在洛阳办公了。因为洛阳跳出了关中,而且有大运河直接运送粮食。相对长安已经是优势明显了。

而唐朝灭亡后,位于漕运中心点的开封开始崛起,主要的原因是开封位于汴河附近,而且地势非常的平坦,南方的粮食到这里丝毫不费劲。因此,在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将都城放在开封。从此,在隋唐还能维持首都地位的长安,在此时完全不适宜作为首都了,慢慢沦为二三线城市,逐步脱离人们的视线。

但是后来,西安却又错过了2次重新为都城的机会。第一次是在明朝初年,当时朱元璋准备建立首都,而西安的战略位置,甚为朱元璋重视,想仿效汉唐盛世,建都西安,因此,将其列入了首都的选择范围。而且在1391年还专门派了皇太子朱标到西安去考察,大有迁都西安的意思。

但是,朱标考察回来,得出的结论是,西安已经不是当年的西安,关中也呈现一派萧条。现在剩下的只是战略上的重要,而经济上远离当时的经济中心,更为重要的是粮食无法补给,因此,不适合做首都。直到此,朱元璋也放弃了西安,西安再次失去重新作为首都的机会。

而第二次,在新中国,据说西安作为首都的选票只比北京少一票,再一次跟首都失之交臂。很多人要问了,为啥同属于北方,粮食匮乏的北京后来能成为首都,长达千年。这主要是因为,北京的战略位置重要,更为居中,更为关键的是北京的运输更加的方便,一是海运可以直接到达,二是,地势十分的平坦,华北那是大片的平原,漕运方便很多。所以,到现在西安逐步沦为无人问津的二三线城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