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邯郸王子耀案:校园欺凌背后的残酷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邯郸王子耀案:校园欺凌背后的残酷真相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8040574_120161664
2.
https://www.guancha.cn/DanOlweus/2024_05_23_735660.s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QOJ42R0552M0MJ.html
4.
https://www.junhe.com/legal-updates/2408
5.
https://www.dw.com/zh/%E9%82%AF%E9%83%B8%E5%88%9D%E4%B8%AD%E7%94%9F%E6%9D%80%E4%BA%BA%E6%A1%88%E5%88%A4%E5%86%B3%E5%87%BA%E7%82%89-%E5%A4%AA%E8%BD%BB%E8%BF%98%E6%98%AF%E5%A4%AA%E9%87%8D/a-68613778
6.
https://www.ictdedu.cn/sknews/jcjyck/neirong/n20240611_84640.shtml
7.
https://www.juguandian.com/blog_q/well/school-violence-types-causes-impact-and-prevention-5216631_cn
8.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416935676.html

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校园欺凌致死案。13岁初中生王子耀被同班同学张某、李某和马某某残忍杀害,遗体被发现于一处废弃蔬菜大棚内。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也引发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和法律制裁的深刻反思。

01

惨案始末:从欺凌到谋杀

2024年3月10日下午,13岁的王子耀在离家后失联。据家人回忆,他告诉奶奶要去和同学“吃好吃的,玩地道”。然而,直到晚上5点仍未回家,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家人开始寻找,并询问了他的常伴同学张某、马某和李某,但三人坚称王子耀被一个“小矮个”带走了。

通过监控录像,警方发现王子耀是被这三名同学骗走的。监控显示,当天下午,三名男孩骑着电动车停在路边等待,王子耀随后跑来并坐上了其中一辆电动车。进一步调查发现,王子耀失踪前曾通过社交账号给同桌张某转了191元,这是他身上所有的钱。

3月11日上午,警方在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南边一个废弃蔬菜大棚里找到了王子耀的遗体。遗体被装在一个蓝色编织袋内,脸部损伤严重,据推测是被铁锹多次击打所致。警方还在附近的沼气池中找到了王子耀的手机。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先是将王子耀骗进蔬菜大棚,用铁锹将其活活殴打致死,然后挖坑埋尸。整个过程中,三人分工明确,有人回家拿铁锹,有人控制王子耀,有人在大棚门口望风。

02

校园欺凌的阴影

王子耀的家人表示,他性格内向、老实,平时经常帮助同学。然而,在学校里,他却经常受到这三名同学的欺负,不仅要给他们钱,还会被关在厕所的劳动间,打骂也成了家常便饭。王子耀曾多次向父亲表示“不想去上学”,但父亲只当他是想偷懒不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起案件并非孤立事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的数据,全球平均每3个学生中就有1个遭遇过校园欺凌。心理学研究表明,典型的受欺凌者往往内向、敏感、孤独,缺乏安全感,而欺凌者则具有攻击性,对暴力持积极态度,渴望权力和支配他人。

挪威学者丹·奥维尤斯的研究指出,受欺凌者通常焦虑、自卑,对暴力持消极态度,而欺凌者则身体强壮,对权力有强烈欲望,缺乏同情心。这些特征在王子耀案中得到了印证。

03

法律的困境与争议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等重罪,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2024年4月8日,最高检依法对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以来全国首例由最高检核准追诉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

最终,主犯张某某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李某获刑十二年;马某某因年龄和从犯身份免于刑事处罚,转为接受教育矫治。这一判决引发了广泛讨论。虽然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设定了特殊保护,但受害者家属对此结果表示不满,认为量刑过轻,计划继续上诉以寻求更公正的结果。

04

预防与反思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专家建议,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沟通;学校应建立反欺凌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如何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同时,对严重犯罪行为给予适当制裁?如何通过教育和引导,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王子耀的悲剧,不应只是社会的震惊与愤怒,更应成为推动改变的契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