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后心脏更健康!
戒烟后心脏更健康!
戒烟一年后,心脏病发病风险降低50%,这是来自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数据。这项研究还发现,如果能在40岁前戒烟并保持3年,女性和男性的死亡风险将分别降低95%和90%。
戒烟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研究表明,停止吸烟20分钟后,机体生理就会出现好的变化:心率下降,血压轻微降低;停止吸烟12小时后,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会降至正常;停止吸烟24小时后,一氧化碳从肺部排出,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停止吸烟2天后,尼古丁所致不良反应消失;停止吸烟2个月后,手部和脚部血液循环增加。
更重要的是,戒烟可使心梗复发风险降低50%。长期来看,戒烟10年以上,超额死亡风险将分别降低95%和92%,几乎达到非吸烟者的水平。
什么时候戒烟最合适?
数据显示,任何年龄戒烟都会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比如60、50、40或30岁戒烟,可赢得约3、6、9或10年预期寿命;35岁以前戒烟,能避免90%吸烟引起的心脏病;59岁以前戒烟,15年内死亡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
戒烟真的能成功吗?
很多人担心戒烟过程中的不适,但这些所谓的“戒断反应”只是身体在调整自己,在重新适应,虽然会有点难受,但都是暂时的,对身体是不会有什么害处的。
68岁的黄先生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因罹患脑部肿瘤而决心戒烟,在医生的指导下,先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后改用尼古丁替代疗法。虽然过程中遇到一些副作用,但在家人和医疗团队的支持下,最终成功戒烟。
另一位有着45年烟龄的林先生,也在一次心肌梗塞的经历后下定决心戒烟。通过尼古丁替代疗法,加上家人的鼓励支持,他成功摆脱了每天一两包烟的习惯,重返健康生活。
如何提高戒烟成功率?
专家建议,戒烟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给自己设定“戒烟日”,可以是有特殊意义的日期,如节日、生日、纪念日等,同时告知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自己戒烟的决定,获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了解下戒烟后可能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应对,处理掉身边所有吸烟有关的物品,使自己身处一个“无烟”环境。
对于有烟草依赖的人来说,单单做到上述这些,可能还是不够的,需要接受专业的戒烟治疗,可以到戒烟门诊寻求帮助。目前常用的戒烟药物包括伐尼克兰、安非他酮、尼古丁替代疗法,另外戒烟门诊也将对吸烟者进行定期跟踪、随访,随时解决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帮助吸烟者成功戒烟。
结语
戒烟之路虽然不易,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切都值得。研究表明,吸烟被公认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致癌化学物。很多人对戒烟有误区,正确做法是走出误区,及时戒烟。无论多少岁,戒烟这件事永远不会晚,戒烟能给身体带来明显的健康改善。记住,任何时候开始戒烟都不晚,早一天戒烟,就能早一天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