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灵活就业新趋势:家门口的机会
锡山灵活就业新趋势:家门口的机会
2025年伊始,无锡市锡山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就业成绩单:在近期举办的春季高校毕业生大型双选会上,321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提供了8000多个优质岗位,现场收到简历17710份,达成初步意向4812人次。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锡山区灵活就业市场的蓬勃发展态势。
政策护航:为灵活就业插上“政策翅膀”
为支持灵活就业,锡山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东港镇为例,该镇对灵活就业和创业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其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金额的50%,补贴期限累计不超过36个月。这一政策有效减轻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经济负担,激发了就业创业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锡山区还特别关注大龄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根据无锡市相关政策,登记失业的大龄人员(女40周岁、男50周岁以上)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后,从事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享受50%的社会保险费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大龄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创新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平台
锡山区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站,将就业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以锡通社区为例,该服务站通过推行“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为失业者、退伍军人等群体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成功帮助1700余人实现再就业。
在具体实践中,锡山区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例如,在今年的春季高校毕业生大型双选会上,除了现场招聘,还推出了“直播带岗”活动,11个直播平台同步观看人数超55万人次,有效弥补了部分学生无法到场的遗憾。
趋势洞察:灵活就业呈现新特点
当前,锡山区的灵活就业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从行业分布来看,新兴职业受到求职者青睐。在双选会现场,无人机飞手、飞控算法工程师、AI算法工程师等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相关的岗位备受关注。这反映出随着科技发展,灵活就业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展。
从就业群体来看,灵活就业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打零工”,而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参与。在双选会上,不少企业反映,前来应聘的学生学历层次、能力素质都很高,这表明灵活就业正在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从地域分布来看,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跨区域就业成为可能。例如,来自江阴的求职者龚琳茹表示,由于江阴到无锡市区的交通便利,她选择到无锡求职。这说明灵活就业的地域限制正在逐步打破。
未来展望:构建更加开放的就业生态
面对灵活就业的新趋势,锡山区正积极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就业生态。一方面,通过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增强“锡引力”;另一方面,通过推进“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为灵活就业提供更多优质岗位。
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服务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锡山区的灵活就业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更多求职者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