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厦门大学嘉庚建筑:跨越百年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厦门大学嘉庚建筑:跨越百年的文化传承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36901
2.
https://news.xmu.edu.cn/info/1771/466411.htm
3.
https://www.gqb.gov.cn/news/2024/1024/59270.shtml
4.
https://jjc.xmu.edu.cn/2024/1025/c1113a489764/page.htm
5.
https://news.xmu.edu.cn/info/1771/474871.htm
6.
https://archt.xmu.edu.cn/info/1013/12943.htm
7.
https://news.xmu.edu.cn/info/1771/463961.htm
8.
https://jjc.xmu.edu.cn/2024/1025/c1113a489762/page.htm

2025年,适逢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陈嘉庚先生不仅创办了厦门大学,更以其独特的建筑理念,为这所百年学府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嘉庚建筑。

01

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步入厦门大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气势恢宏的群贤楼群。这是厦大最早的一批建筑,由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始建,历经百年沧桑仍巍然屹立。

嘉庚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以群贤楼为例,其外观造型简洁丰富,西洋式屋身与中国式屋顶完美结合,被誉为“穿西装,戴斗笠”的典范。屋顶采用闽南传统的燕尾脊和歇山顶形式,脊尾高高翘起,曲线柔缓舒展。屋檐下装饰着华丽的木雕吊筒,上部山墙及屋檐下有闽南传统的灰雕泥塑及木雕垂花装饰,尽显中国传统建筑的精致与典雅。

而集美楼、同安楼则以中式风格为主,屋面铺绿色琉璃瓦,花格屋脊,石结构墙体,构造典雅独特。相比之下,囊萤、映雪两幢楼则更倾向于西洋风格,橙瓦白墙,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地砖,墙体为白色花岗岩条石砌筑,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

02

独特的布局与工艺

嘉庚建筑在规划设计上,充分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天人合一”的理念。建筑群依山傍海,就势而造,力求使人工美与自然美交相辉映。以群贤楼群为例,其布局呈“一”字型排列,五座楼各楼之间以中式双坡顶木廊相连,形成一条几百米长的廊道,蔚然壮观。

在材料工艺方面,嘉庚建筑更是独具匠心。早期建筑材料多从国外进口,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大量使用本地红砖和石材,将中国传统施工技艺与西式建筑样式完美融合。最值得一提的是“嘉庚瓦”,这是陈嘉庚先生融合闽南传统瓦片与西式瓦片工艺创新制作的,不仅美观耐用,更成为了嘉庚建筑的重要标志。

03

跨越百年的文化传承

嘉庚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嘉庚精神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陈嘉庚先生兴办教育的历程,承载着老一辈爱国侨领的家国情怀和教育理念。正如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所评价的:“陈嘉庚先生的思想与艺术境界是乡与国,乡情国思跃然于其建筑物上。”

作为近现代南洋侨界的杰出领袖,陈嘉庚为中国教育、政治、经济、公益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嘉庚建筑见证了这段辉煌历史,在华侨史、教育史、建筑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完美融合,体现了陈嘉庚先生“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襟和观念。

04

永续传承的教育丰碑

为了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厦门大学持续开展修缮保护工作。2006年,群贤楼群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近年来,学校又对嘉庚楼群进行了全面修缮,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永续保存。

如今,嘉庚建筑不仅是厦门大学的教学场所,更成为了厦门的城市名片。它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华侨华人对祖国的深情厚谊,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座跨越百年的文化丰碑,嘉庚建筑将继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